洛陽博物館是一座有著濃郁歷史底蘊的博物館,這里內部環境幽雅,空氣清新,并且是洛陽唯一的一座綜合性歷史博物館,那么洛陽博物館四大鎮館之寶分別是什么呢。
一、石辟邪
東漢,高190長297 寬90厘米,1992年12月孟津油坊村出土。
二、白玉杯
時代:曹魏,尺寸:高11.5厘米,出土時間地點:1956年洛陽市澗西區曹魏正始八年墓出土。
三、金絲楠木塔
清朝乾隆年間的金絲楠木塔,整座塔高6米,重4噸,304個佛龕內,每一個都供奉著一座鎏金佛像
四、三彩黒釉馬
洛陽博物館珍藏的這件唐三彩黑釉馬,高73、長84厘米,四足挺立,頭頸上昂,眼視前方。全身黑色,唯馬面、鬃、背、尾、蹄為白色,間施醬黃色花斑,馬鞍韉為綠、黃、白三色相間,背墊褐色釉的革帶為飾,革帶系綠色或棕色的圓形騎馬浮雕垂飾15枚。
景區簡介
洛陽博物館是洛陽唯一的一座綜合性歷史博物館,多年來始終堅持收藏保管、宣傳教育和科學研究相結合,充分發揮藏品優勢,經營籌辦形式多樣的綜合或專題性的文物展覽,展示古都洛陽博大精深的燦爛文化。
洛陽博物館始建于1958年5月,原址位于河南省洛南關林,1973年遷至新市區中州路,新館陳列大樓是一座琉璃瓦裝嵌的民族形式建筑,占地積35畝,展覽大樓面積2800平方米,文物庫房3141平方米,綜合辦公樓1550平方米。館內基本陳列為《永恒的文明·洛陽文物精品陳列》,分史前時期、夏商時期、兩周時期、漢魏時期、隋唐宋時期五大部分,集中展現了洛陽地區建國以來發掘出土的各類文物精品1000余件,在展品方面重點突出了五萬年前的大象化石、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器、夏商周時期的青銅禮器、漢魏時期的彩繪陶器及百戲俑、隋唐時期的彩繪樂舞俑和釉色鮮艷、形態各異的唐三彩等,其中的夏代青銅爵、戰國時期的錯金銀銅鼎、北魏時期陶塑、唐代的三彩燈、三彩馬堪稱國之瑰寶。除基本陳列外,博物館還舉辦了《宮廷文物珍寶展》、《新獲北魏文物展》兩個專題陳列,另附一個臨時展廳不定期推出各類臨時性展覽,從不同角度提示文物的豐富內涵。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