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不少博物館內都是有鎮(zhèn)館之寶的,而半坡博物館是西安非常值得參觀的一處博物館,那么在西安半坡博物館內的鎮(zhèn)館之寶是什么呢?詳情見正文,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人面魚紋盆
西安半坡博物館藏盆高16.5厘米,口徑39.5厘米,人面魚紋盆是半坡文化的典型器物,在陶盆內壁,繪有對稱的兩個人面和兩條魚紋。
該器物1955年被發(fā)現(xiàn),出土點在半坡遺址居住區(qū)內。這也是半坡遺址首次發(fā)現(xiàn),完整的人面魚紋這種陶瓷圖案。
參觀指南
西安半坡博物館, 1957年在半坡遺址(距今約6000年的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部落遺址)上建成。在這里就像穿越了時光,再現(xiàn)了祖先們的生活場景,還能夠了解到當時獨特的墓葬制度和古樸的制陶與彩繪藝術。
遺址大廳是博物館的重點
博物館分為居住區(qū)、制陶區(qū)和墓葬區(qū)。與普通旅游價值相比,這里的考古價格更高。遺址大廳是博物館參觀的重點,這里會讓游客有一種時空穿越的感覺。大廳內展示了遺址的部分居住區(qū)和一處陶窯。你可以通過觸摸屏,了解幾千年前發(fā)生的故事,展廳內還運用了電子虛擬和幻影成像等手段,再現(xiàn)了半坡遠古先民創(chuàng)造燦爛文化的場景再現(xiàn)。
成年人與小孩采用不同的埋葬方式
游覽遺址大廳周邊有專題小展覽,能在小展覽中看到極其罕見的墓葬制度。半坡人時代,對成年人和小孩采用了不同的埋葬方式,成人死后埋在村莊的共同墓地,小孩死后一般采用甕棺葬,埋葬在房屋的邊上。
大廳側面還有陳列室,這里有半坡文物集中的展示,你會驚喜的發(fā)現(xiàn)自小就在課本中看到的“人面魚紋盆”(復制品,原件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就陳列在這里,2008年奧運會的福娃最初的造型,也收到了它的影響。半坡人的制陶和彩繪藝術古樸而有幾何感。
(網(wǎng)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