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朋友都比較關注西安半坡博物館的日常開放時間,遺址距今有6000年歷史,是新中國第一座史前聚落遺址博物館,非常值得參觀,那么西安半坡博物館的具體開放時間詳情見正文。
1、開放時間
08:00-17:30 (12月1日-次年2月28日 周一-周日);
08:00-18:00 (3月1日-11月30日 周一-周日)。
2、參觀指南
品味歷史,傳承精神
西安半坡博物館是新中國一座史前聚落遺址博物館。遺址揭示了距今大約6000多年前的一處典型的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的社會組織、生產生活、經濟形態、婚姻狀況、風俗習慣、文化藝術等豐富的文化內涵。
西安半坡博物館隸屬的仰韶文化,是黃河中游地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處于母系制度。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劉少奇、朱德、周恩來、鄧小平等前來參觀,給予了高度評價。
展品初現
這種繪制在陶盆上的“人面魚紋”是半坡文化的典型器物。從散見的文字和器物圖片觀察,該器應是:泥質紅陶、黑彩、腹微深、底略平。沿面黑彩以箭頭和短直線分為四個單元,盆內壁及近底處繪制人面紋和魚紋各二,兩兩相對,兩條魚紋是以線條勾出的簡筆畫。
口尖底瓶是半坡文化典型意義的器物,在西安半坡遺址的發掘中有較多的發現。《西安半坡》發掘報告如是介紹:汲水器,細泥陶或細砂硬陶,紅色,制作精美,部分器表飾彩;小口、短頸、鼓腹、尖底、腹兩側有耳,肩部及中腹以上裝飾左向傾斜的細繩紋,器型變化較多,口部剖面呈方形、圓形、葫蘆狀等。遺址出土的形大而質好,平均高50厘米左右;墓葬出土的較小而質粗,平均高30~40厘米。
半坡博物館的遺址大廳內保存著原始村落的一部分,面積約3000平方米,有房屋、窖穴、圈欄及大圍溝等遺跡,展示了原始村落的面貌,反映半坡人的生產水平,以及當時的社會性質和制度。
從半坡遺址中看到的大量絢麗多彩的陶器,表明這一時期的文化為彩陶文化。其繪畫作品有的豐富生動,有的神秘難測,有的則圖案化,多繪在盆、缽、罐、細頸壺上,繪畫作品多繪在小口器肩,腹和口部,直口器多繪在外壁或口緣外側,大口器多繪于器內壁。多見黑彩,還有少量紅彩。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