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達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東北部,這里的交通不便,因此這里依然保留著原始的生活狀態,有秀麗的山川美景,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等等。色達的最佳旅游時間是在5月到10月。
1、具體地理位置
色達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東北部,和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達日、班瑪兩縣接壤,是以藏族為主的純牧業縣。色達在藏語里的意思是“金馬”,因歷史上曾在色達境內出土了一塊馬形的金塊而得名。2002年以前,這里公路不暢通,所以這里一直保留著原始的生活狀態。小城位于四川西北最邊遠的角落,境內地形地貌復雜,有寬廣的草原、縱橫的河曲、密布的湖沼、巍峨的雪山,海拔在4000米以上,氣溫較低,長冬無夏。色達歷史悠久,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宗教文化博大精深,也是《格薩爾王傳》的發祥地之一。
2、最佳旅游時間
色達長年長冬無夏,考慮到溫度及交通狀況,5-10月是去色達旅游的最好季節,11月以后有雪景,但冬季道路均有冰雪,不方便行車。每年1、4、6、9月的法會期間會有成千上萬的人聚集在色達,車票和住宿都非常緊張,如在此段出行,一定要提前預定和車票和住宿地點。
3、打卡景點推薦
3.1、喇榮五明佛學院
喇榮五明佛學院,是全世界最大的佛學院,可以觀賞數萬僧房密布山坡的奇觀。在轉經塔西南方向滿是經幡的山坡上可以俯視整片佛學院,這里可以拍攝出整個佛學院的全貌。以中心的經堂為界,坡上是喇嘛的領地,坡下則住著覺姆,大殿旁邊分布著一些餐廳和商店。絳紅色的藏式平房連綿幾公里,住著成千上萬的喇嘛和覺姆,非常壯觀。
3.2、色達天葬臺
色達天葬臺建造在地勢相對平坦的半山緩坡上,用鐵欄半圍出一塊籃球場一樣大的平地,那便是進行天葬的地方。天葬,就是將死者的尸體供養給鷲鷹,鷲鷹食后飛上天空,藏族則認為死者順利升天。天葬師隨即將尸體衣服剝去,按一定程序肢解尸體,肉骨剝離。最后用哨聲呼來鷲,按骨、肉順序別喂食。
3.3、色達縣城
色達縣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下轄的一個縣。位于甘孜州東北部,北緯31°38′-33°20′,東經98°48′-101°00′。地處四川省、青海省以及阿壩州、甘孜州、青海省果洛州相交處,以及壤塘縣、甘孜縣、爐霍縣、石渠縣、達日縣、班瑪縣的結合部,東鄰阿壩藏羌族自治州壤塘縣,北與青海省班瑪、達日兩縣接壤,西、南分別與甘孜州的甘孜、爐霍兩縣毗鄰。
3.4、東嘎寺
東嘎寺是藏區著名的紅教寺廟,被列為色達三大寺廟之一。寺廟由曲錫吾金創建于公元1686年,坐落在一座形似白色海螺的神山上,殿堂內塑有釋迦牟尼坐像一尊,三面繪有宗教壁畫,紅柱上雕龍刻花,色彩艷麗奪目,氣氛莊重肅穆。
寺院每年都舉行各種大小法會,尤其在三月初一至初十舉行的蓮師祈愿大法會期間,僧眾誦經祈愿世界和平、眾生安樂,并進行表演藏戲、跳金剛舞等佛事活動,盛況空前,游客也可在此參觀感受。目前寺院設有顯密講學院和閉關禪修院,有四百余僧眾常住修學。
3.5、藥王神山
藥王神山也是附近眾山中唯一長有樹木的一座山。這里有藍天和白云,還有藏地神獸雪豬子…
在藥王神山還有附近草原上,經常能在路上見到可愛的土撥鼠,藏民稱它為雪豬子,十分可愛逗人。胖乎乎的身形,呆萌的眼神,叫雪豬子,很是形象。
3.6、鄧登曲登佛塔
藏區最大的佛塔,其意為“降魔塔”,始建于藏歷鐵獵年(公元1913年)。主體建筑內圓外方與外圓內方交錯層疊,塔表面有各種佛龕,絢麗奪目。佛塔一層外圍是轉經房,有大小經輪155個,供信眾轉經。塔內藏有重復寫一千萬遍的五陀羅尼及佛學全書、遠古古跡數件,其中有吐蕃王朝時代取自印度的經書珍藏版。
3.7、壇城
巨大而金碧輝煌的壇城位于佛學院內最高的山峰上。壇城共有3層,一般民眾都在1、2層轉繞。1層是一個轉經廊,放置了一圈轉經筒。每天無論早晚都有人在這里轉圈,一等祈福10800圈,二等祈福1080圈,三等祈福108圏。壇城邊的空地上,永遠有磕長頭的虔誠信徒,學院還專門為此在1層平臺上放置了木板。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