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八佰》講述的是一段悲壯的歷史,在上海關于這部電影的紀念館有下面這些,大家可以直接去參觀,詳細了解一下當初的歷史全貌,最后勿忘歷史,要記住這些烈士。
四行倉庫
建于1931年的四行倉庫,位于上海閘北區南部、 蘇州河北岸,是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六層大廈。
因是舊上海金城、中南、大陸、鹽業四家銀行共同出資建設的倉庫而得名“四行”。
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上海對它進行了整修,并在倉庫中設立了“四行倉庫八百壯士英勇抗日事跡陳列室”。
陳列室分隔成兩間,入門稍小的那間類似廳堂,里面有一謝晉元的半身雕像。
陳列室中的內容主要分四部分,分別為“淞滬抗戰,喋血浦江”、“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孤軍生涯,英雄悲壯”、“英名不朽,精神永存”。
根據參加過四行倉庫戰斗的老兵介紹,部隊跟著謝晉元進入四行倉庫時,他曾對大家說的一番話。
謝晉元問士兵們:這是什么地方?有人說這是四行倉庫,有人說這是88師的司令部。
謝晉元說:“這里不是四行倉庫,也不是什么司令部,這里是我們400多人的墳墓?!?/p>
作為淞滬會戰中最具特質的一場戰斗,四行倉庫的外墻上,至今仍可見斑駁的彈孔。
而在電影上映之后,有很多人也自發來到了位于上海蘇州河邊的四行倉庫舊址,獻花緬懷先烈。
上海淞滬抗戰紀念公園
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日軍登陸后迅速撲向寶山等地。如今的上海淞滬抗戰紀念公園正是當年寶山戰場的舊址。
當年的抗日英雄姚子青正是在此地率六百官兵與敵奮戰七晝夜,終因寡不敵眾,全營將士壯烈犧牲。
公園內至今仍保留有“姚子青抗日犧牲處”的紀念碑。
而且位于公園東部的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則是全國唯一一處反映兩次淞滬抗戰的主題紀念館。
展館外墻上,“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淞滬戰歌、兩個用銅管纏繞而成的巨大的繩結,象征著全國各方抗戰力量擰成一股繩的巨大能量。
同仇敵愾、一致抗戰的《結1937》,以及展館內征集到的一件件文物,都如實講述著那段血與不屈的過往。
八字橋
地處上海市虹口和閘北交界處的柳營路、同心路、水電路的交叉口的八字橋,如今看來是一座平平無奇的水泥橋。
但在淞滬會戰中,確實一處見證歷史的存在。
1937年8月9日中午,一輛日本軍車突然闖進了虹橋機場的大門,化裝成保安團的中國正規軍果斷開火,把開車的大山勇夫中尉當場擊斃。
那時的上海已經是待點燃的火藥桶了,而虹橋機場事件終于將引線點燃。
8月13日下午4點,在八字橋進行前進搜索的日本海軍特別陸戰隊第3大隊踩中了中國軍隊事先埋設的地雷,日軍隨即向柳營路上的87師陣地開火。
得到命令的87師隨即全面發起進攻,八字橋就這樣成為了淞滬會戰最初的戰場。
昨天電影《八佰》的票房已破20億,這一段熱血而悲壯的往事也通過電影印在了很多人的心里。
先烈們曾經戰斗過的地方,今天依然可以尋找到些許蹤跡。
當你漫步上海街頭,有機會見到這些已經成為風景的歷史,不妨放緩腳步,讀一讀介紹欄上的文字,也許會從那段往事中獲得一些力量。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