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小伙伴在剛開始嘗試潛水活動的時候都有著一個疑問,就是,如何能夠控制自己的身體在水中的浮動呢。怎樣才能夠順利的下沉和上浮呢。這類下沉和上浮的原理又是什么呢。
潛水怎么讓自己上浮或下沉
潛水你要用力向下劃水的,而不是靠身體自然下沉。和游泳向前一樣,只不過方向是向下,如果是在水面,先向上一跳,使身體露出水面,然后利用下落的速度,整個身體沒入水中,迅速低頭轉身,手向下把水,腳蹬水,就潛下去了,一般游個三五下就能下潛道3米多。
由于光的折射,在水里,看東西的距離是被縮短了的。有時候你看距離水面很近,其實很遠了已經。3米多的潛水,水壓已經足夠讓一般人感覺不舒服了,一般潛水不要超過5米為好,10米是人體的極限。另外潛水如果你不帶器材,下潛的距離一定要保持你還有一半的氣用來上浮,不可以用光所有的氣。
把氣全部吐出來是不對的,我們要潛水為了保證氣夠用,一定要預留氣,即使呼出來的氣也不要全部吐掉,下水前就吸滿了氣,然后嘴巴里再含一口氣,下到水里,再把嘴巴里這口氣咽下去,這樣就相當于多了一點氣,除此之外,吐出來的氣可以存在嘴里,一會再吸進去,這樣反復呼吸,最大程度的利用氧氣才能潛水足夠的時間,通常這樣潛水個2分鐘沒問題的。像摸蛤蜊,抓海螺、螃蟹什么的,這點時間足夠你下潛上浮了。有些人帶呼吸棒,這樣節約用氣,潛水時間可以更久。
上浮下沉原理
簡單的回答一下:潛水員在水下 受 重力 浮力影響,當兩個作用力相等時,潛水員在水中受力平衡,可以懸浮在水中,既不上升也不下降.當達到這種狀態時,踢腳蹼 或者 控制浮力調節背心充排氣,就可自由上下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