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是一個人杰地靈的地方,很多朋友都會到這個地方旅游,那么花溪公園好玩嗎?沒有去過的朋友肯定是不知道的,那就跟著小編來看看吧。

貴州花溪公園值得去嗎
在花溪公園,邂逅了四座橋。
進園不久的“之”字形向前延伸的橋叫“放鴿橋”,因周總理在此處放飛和平鴿而得名,一彎靜水,倒映著遠山和白云,與滿眼綠色應和著,我在橋上看風景,你在遠方看我,我們裝飾著彼此的夢!
別看這座小橋不起眼,據說是這里最古的,建于清代,因形狀像馬鞍而得名,參加考試的朋友一定要走走這座橋,預示馬到成功。
最有情調的是百步橋,貼著河床的石墩一步一個,蛇形向前延伸。河水呼嘯著從上游涌來,饒過石墩,換上潔白的衣裳,唱著歡歌,轉身跳入綠潭。
一位打著傘的女子輕盈走過石墩,我看呆了,這是要重出江湖的仙姑嗎?這石墩,這水,這綠,這遠去的背影,不就是我追尋的詩意嗎?
“愣什么呢?來,拍一張!”,那人已彎腰撩起一串水花,一臉燦爛,中年油膩男秒變孩童。
循著嘩嘩的水聲望去,又見一座橋橫跨水面。水并不深,露出幾塊石頭,一位老人迎著瀑布游泳,雖是盛夏,可貴陽是避暑勝地,溫度不超過30度,倒是替他抽一口涼氣。

壩上橋上游的水安靜極了,沒有一絲漣漪,綠水與岸邊的樹你儂我儂,渲染著詩情畫意。可剛從下游走來的我知道,它正在積蓄力量,過了壩上橋,它將化身瀑布,來一個華麗轉身。
橋,美麗多樣;橋,功不可沒。身為教師的我也是橋,渡天真孩童到花季少年,真好!
花溪公園是四山夾一水、一水帶四山,山環水繞,處處美景。
麟山高不過百米,山腰建有飛云閣,院落不大,朱墻翹頂,在樹林間若隱若現。拾階而上,可以到達山頂,路邊的苔蘚矮墻如一條綠色的長龍,搖頭擺尾鉆進樹林深處。
倚天亭建在麟山最高處,頭上,白云雪山般挨挨擠擠,遠處,高樓林立,近處,大片的蔥綠中點綴著幾處白色的樓頂,泛著綠光的花溪像一條玉帶在林中穿過,公園美景盡收眼底。
此時,陪在我們身邊的除了陣陣涼風,還有一位不停變換角度陶醉自拍的美女,坐在亭下的長椅上,我不想走了!
游花溪公園,你一定會留意到周奎的名字,他是乾隆年間舉人,馬鞍橋、飛云閣、倚天亭等,皆由周奎父子出資建造,對人民做好事的人,世世代代都會被記住。
說個題外話,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一點沒錯,當我徜徉美景時,發覺腿上被蟲子叮了,這種小黑蟲(上網搜好像叫蠓),就像用圓珠筆在紙上點一下那么小,卻殺傷力極強,被它叮咬過的地方,腫包會一點點變大,先是硬,后變軟,不變的是始終奇癢無比,且沒有藥物可控。
晚上回到賓館,我數了數腿上的包,二十九個!在此后的三天里,只要停下來,我就不停地撓!不停地撓!而且,以后的幾天里,我把自己包成了粽子,漂亮裙子,涼爽短褲,拜拜了!
兩腿的紅包,是花溪送給我的又一禮物。
寫這個,是給愛招惹蚊蟲的朋友提個醒,夏天去南方玩,注意保護自己。
花溪濕地公園
“秋天新菊姐寫的大美的十里河灘在哪里?”我一直在念叨,經打聽,才知道十里河灘在花溪濕地公園,與花溪公園不是一個地方。好在十里河灘并不遠,步行十幾分鐘就到了。
這里才是真正讓心慢下來的地方,你可以租輛自行車,與朋友在竹林間你追我趕;也可以與愛人孩子一起悠然行走在健身步道,累了,路邊有長椅,餓了,山里有農家餐館,喜歡攝影的,花草美景到處是,隨手一拍就是你喜歡的圖片。真想做個貴陽人,把休閑時光任意揮灑在竹林掩映的步道上。
邊走邊想,我的那些花癡朋友要是來到這里,會是怎樣的畫面呢?我想到紫云、漠魂和繁星點點俯下身子歪著頭拍照的樣子,忍不住笑了。

走到大約三公里處,我堅持不下去了,因為要一直行走,只要一停下來,就會被小黑蟲攻擊,面對隨處可見的長椅我不敢坐,腿上的灼燒還在繼續,不得不沿著河邊返回。
柳樹,我并不陌生,可這里的柳樹根部也許是一棵,往上卻分為數枝,一同傾斜著倒向河面,卻又枝繁葉茂;有的地方密布樹瘤,有的枝條扭曲著,照樣努力向上,茁壯生長。河邊古柳,已經長成了神話,長成了藝術。
一只池鷺時而亮出白色翅膀,貼著水鳥起舞,時而身著一襲灰衣,停在岸邊棲息,這里,也是它的樂園。
貴州大學
大學,是學子們朝圣十幾年的目的地,也是他們的老師我心中的圣殿。路過貴州大學,進去吃個午飯,校園里逛逛,時見從食堂出來,又匆匆奔赴教室的學子,應該是考研黨,放棄休閑,埋頭書海,用今天的辛苦換來明天的錦繡前程,值!
“百年學府,樹人自舞”的石刻,和魯迅先生“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冷峻提醒,學子們記住了嗎?
竟然遇到兩位挑擔賣菜的老婦,她們身材不高,腳步卻很矯健,壓彎的扁擔言說著生活的艱辛,不知有沒有學生也看到這樣的畫面,他們會不會想在遠在山區的父母,更增添一份學習的動力?
貴州大學順山勢而建,植被豐富,參天大樹下,我卻無福享受其他打牌者的悠閑,只稍作片刻,腿上又新增幾個包,趕緊撤離!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