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巴尼亞這個地方,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名字還挺長的,這個國家里面有好多田園風光,非常美麗,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阿爾巴尼亞好玩嗎
“半獨旅行”,是我為獨自報團出游的人發(fā)明的新詞。
一直以來,我都期待著一次獨自沖入陌生世界的冒險,跳出熟人在旁的安全區(qū),獨自面對和享受一切不確定性所帶來的魅力,無論是學著認識新朋友,還是學著與自己相處……我想,一個人只有處在全然的陌生中,才會真正地啟動所有的感官,而在那一刻,心一定是敞開的……
對于初次去歐洲的人來說,選擇巴爾干半島的應該少之又少,所以每當有人問我為什么要去東歐的這些小眾國家時,我都會泛泛地回答“免簽啊,假期時間契合”等等,其實說到底,我是從來都沒有認真地思考過這個問題的。
直到寫這篇游記之前我才慢慢想明白答案,其實每個人對一個國家、一個地區(qū)或者是那里的人都會有一個固定的認知,它來自于我們以往所能夠接收到的信息,但是旅行的次數(shù)多了,漸漸發(fā)現(xiàn),每到一個地方都會極大限度地打破原有的認知,或許正是這種顛覆又重建的過程讓我體驗到了旅行的意義和魅力。對于巴爾干半島上的國家來說,我知道那里一定有一些與想象中完全不同的存在,為什么不去收獲這份驚喜呢……
至于“說走就走”是相較于我以往旅行習慣而言的,一般來說我都會提前半年左右制定好出行的計劃,這次巴爾干半島的線路是距離出團僅剩半個月的時間才看到的,盤算了一下年假后報名敲定!
飛機起降的晃動中,因為暈機,我很少望向窗外?;蛟S是出于對阿爾巴尼亞的好奇心,也或許是土耳其航空飛行員技術過硬,平穩(wěn)中透過玄窗,鄉(xiāng)野間一片片黃綠色錯落分列,其間紅頂房屋,一棟棟,星星點點,看似有些雜亂的分布,卻有著一派田園牧歌般的自然與淳樸。

地拉那是阿爾巴尼亞的首都,也是經濟中心。都說阿國是歐洲最窮的國家之一,全國大部分人口依賴農業(yè)種植為生,城市中的高失業(yè)率讓五分之一的人選擇去國外工作,我們的導游調侃說:“阿爾巴尼亞很安全,因為所有的小偷都去西歐了,這里太窮,他們無法謀生?!?/p>
深入交談后,我發(fā)現(xiàn)導致國窮的原因,也正是因為阿爾巴尼亞人并沒有強烈的發(fā)展欲望。
在他們的生活中,度假,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有錢當然要度假,沒錢借錢也應該度假,因為賺錢的目的不就是享受度假的狀態(tài)嗎?”這是阿爾巴尼亞人對生活的態(tài)度。
無論是工作時間還是非工作時間,我都會看到許多年輕人或學生在街頭散步,我好奇地問導游,他們不用上班或者去學校嗎?導游的回答讓我從匪夷中生出一絲羨慕之情。在阿爾巴尼亞,工作時間是從早上九點到下午三點,中午有一小時的午休,隨時都是咖啡時間,并且這個時間段你可以任意離崗。學生就更自由了,上課時間是早上九點到下午一點放學,而且有很大比例的孩子是不上學的。所以隨時都可以看到街邊的咖啡館里坐著滿滿的人,年輕人、老人、男人、女人,點杯咖啡或啤酒,閑談或發(fā)呆,一個下午……
是快速發(fā)展好還是緩慢發(fā)展好?這是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即使同一個人在不同階段可能答案也不同,或許對于阿爾巴尼亞人來說,一切安好,一切也剛剛好。

著名的地拉那“金字塔”,是霍查的女兒主持設計和建造的,曾用作霍查博物館。在霍查政府被推翻后,該建筑也隨之荒廢,現(xiàn)在成為城市集會的場所,一些年輕的男孩會沿著兩側的斜坡攀爬到樓頂,順便找找建筑上遺留下的彈孔痕跡。
地拉那的街頭寬敞而干凈,規(guī)整的建筑顯示不出太多的個性,主街兩邊分布著各大政府辦公機構、圖書館、博物館、市政廳,總理辦公的樓也不過三四層高,我們在對面的馬路上嘰嘰喳喳地數(shù)窗戶,想找到總理辦公的屋子。
所有的樓宇和布局都有著蘇式的氣息,沒有摩天大樓的矗立,沒有快節(jié)奏的步伐,相較于西歐的時尚,好像脫離了歐洲大環(huán)境和整個時代,可是,誰又在引領著時代呢?順勢而為并不總值得贊頌,比較的本身就是在向共性化的妥協(xié)。我想,地拉那的安然和顧自清新,或許一切真的剛剛好。
地拉那的很多景點都集中在斯坎德博廣場附近。駐足廣場南部的斯坎德培騎馬雕像時,Et'hem Bey清真寺一定會進入你的視野,建于19世紀的清真寺,是城市中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據(jù)說清真寺旁邊的鐘樓可以登頂,俯瞰地拉那的城市風貌。
-
鄭州中國綠化博覽園
鄭州·中國綠化博
2092 03-14 -
南通洲際綠博園
南通綠博園比較適
2534 03-14 -
天府花溪谷
這處天府花溪谷景
998 03-14 -
沙河市桃花源風景區(qū)
沙河市桃花源風景
246 03-13 -
神鹿峰旅游度假區(qū)
神鹿峰旅游度假區(qū)
1521 03-13 -
鏡泊湖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
黑龍江鏡泊湖風景
1314 03-13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