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多個城市接連發布的高溫預警,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就要到來了,一年中氣溫最高的一段日子,一般三十天,有時候是四十天。那么我們該如何度過這火熱的夏季?
穿衣:輕薄透氣顏色淺
輕薄透氣的淺色衣物,絕對是夏季穿搭頂流。最好選用吸濕性良好的棉、麻、絲等天然植物纖維加工而成的衣服。夏季足部容易出汗,選擇透氣性好的涼鞋、帶網孔的運動鞋以及吸汗性好的棉襪,能減輕悶熱感。
飲食:多吃瓜果勤喝水
夏季飲食應以清淡容易消化為主,補充必要的水分、鹽分、熱量、維生素、蛋白質等。高溫天氣,如要降溫解暑,及時補水是關鍵。但夏季喝水要避免“豪飲”。有些人運動或勞作后常常將一大瓶水一飲而盡,這屬于過量飲水,長期這樣喝水很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還會導致“稀釋性低鈉血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水中毒”。正確的喝水方法是少量多飲,盡量多喝30°C左右的溫開水,不宜喝冰水或飲料。
多吃新鮮蔬菜和瓜果也可以為身體補充水分。在眾多夏季時令果蔬中,黃瓜、西瓜、桃子、葡萄、生菜、西紅柿、胡蘿卜、芹菜、苦瓜、絲瓜、冬瓜等,都是適合夏季飲食的。
居住:降低室溫靠空調
盛夏時節,當環境溫度超過32℃時,電扇已經無法帶走人體的暑熱感,必須開啟空調降低室內溫度。
孕產婦人群更應增強防暑意識,破除不通風、不洗澡、不吹空調等坐月子陋習。老年人的熱適應能力降低,同時身體對外界溫濕度的敏感性降低,即使室內環境溫度很高,他們自己可能并不覺得熱,極大增加了中暑的發生風險。因此,夏季老年人的居室溫度控制在26℃較為理想,可上下調節1-2℃,注意室溫恒定,避免忽高忽低。
出行:戶外活動避烈日
夏季出行應避開烈日時段,特別是患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群。中午12點至下午3點陽光強烈,在戶外活動容易發生脫水或中暑,因此在這個時間段應盡量避免外出,可選擇在清晨或傍晚時分進行戶外活動,或是選擇健身房、游泳館等涼爽的室內場所進行活動。如果確需在烈日下出行,應做好防曬,撐起遮陽傘、佩戴遮陽帽和太陽鏡、涂抹防曬霜,并準備好足夠多的飲料。如果是必須在高溫時段作業的體力勞動者,需要做好個人防護,并加強輪班休息,以降低勞動強度。出現頭暈、眼花、無力、耳鳴、惡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等中暑先兆,應立即停止作業,轉移至陰涼通風處。重癥中暑必須及時送醫救治。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