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通城市綠谷中有著許多好玩的景點,非常推薦小伙伴們前去游玩打卡哦!那么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在城市綠谷中都有哪些景點吧!詳情介紹請看下文。
1、綠谷思賢
五人群雕像由白色花崗巖雕刻而成。石雕后以常綠群樹為襯,形象尤為突出。位于中間的是南通近代著名的實業家、教育家、中國早期現代化先驅張謇(jiǎn)先生,他的左右兩邊是荷蘭水利專家特萊克父子:約翰斯·特萊克和亨里克·特萊克,最右邊的是保坍會會長張詧(chá)先生。最左邊是張謇的弟子江導岷。他們為南通的水利事業做出了杰出貢獻。
2、水利館
《張謇與南通水利》展覽以圖片為主,主要反映兩部分內容,一是近代南通為防止農田流失而實施的保坍工程,它以沿江筑楗筑堤為特色;二是變荒灘為良田的沿海灘涂修渠挖河和建閘涵工程。展覽反映了張謇在南通水利建設方面的工作和成就,保存了大量近代南通水利史的重要史料,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科普價值。
3、洋樓映翠
這幢英式別墅建于上世紀20年代,是當年陳葆初的私人別墅,由南通籍著名建筑家孫支廈設計,為二層磚混結構,坐西向東,面積約300平方米。紅瓦白墻,附在山墻上的壁爐、帶頂蓋的煙囪以及屋面上的“老虎窗”,構成典型的英式別墅風格。寬大的轉角長廊,造型獨特的多窗戶設計,提高了房內的采光和通透性。別墅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兼具實用與美感,是整個陳氏花園的點睛之筆。
4、荷花池
西式荷花池為雕花水泥質地,其中躍躍欲上的鯉魚造型栩栩如生,歷經百年仍然鮮活如昔。鯉魚是我國流傳最廣的吉祥物之一,鯉魚跳龍門的美好傳說更是家喻戶曉。鯉魚嘴中藏有噴水口,是一座西式噴泉。這種內西外中的設計在古今園林中并不多見。荷花池位于別墅正前方,彼此互為觀景點,形成“對景”,體現了造園手法的巧妙運用。
5、六角亭
角亭位于荷花池邊,茅草為頂,樸素而具鄉野之趣,與周圍環境十分協調。“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 亭子原本是路人休憩之地。園中之亭,是自然山水或村鎮路邊之亭的“再現”,有休憩、觀景的作用。現在的草亭是根據有限的史料及本地僅有的幾位九旬老人的回憶復原、重建的,修舊如舊,風采猶似當年。
6、靈石天生
說云館內陳列了我國知名的觀賞石種,涉及“造型石”、“紋理石”、“色彩石”、“切磨石”、“生物化石”、“礦物晶體石”、“特色玉石”以及“特異石”等大類,尤以江南造園名石為主,琳瑯滿目、精彩紛呈。這里是人們了解自然,鑒賞奇石的天地,更體現“天人合一”的中國傳統人文精神。
7、書院通幽
此處原為陳氏書房,曾有藏書數萬冊之多,可惜已經散佚。這座書房現在是南通民間雕刻藝術陳列館,陳列有南通木雕、磚雕、石雕等。書房主房主要陳列南通地區民間遺存的石刻文物原件,東廂房陳列有南通石刻拓片及相關的地方金石文獻,西廂房以陳列南通地區民間藝術中有關雕刻的實物原件為主。書院四周的回廊則以磚雕和木雕為特色。
8、九龍騰云
“九龍騰云”巨形雕塑取福建之花崗石,堅固而色彩純凈,雕工精細而圓潤。中央的九龍柱高20.99米,用20塊總重量500噸粉紅色花崗巖石雕刻拼疊而成。底座用8塊大石雕成四龍掀浪吐水,播向四方。柱上盤五龍騰云駕霧,圓形水池四周有八個可愛的童子,身跨鯉魚,手擎荷葉,作躍起之勢。
9、篆刻閣
篆刻,自起源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漫長發展史,中國篆刻是書法和鐫刻藝術的結合,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篆刻閣內主要陳列有西泠印社百年慶典特輯。建于1904年的西泠印社,是中國成立最早的著名印學社團,以篆刻書畫創作、研究的卓越成就和豐富的藝術收藏在海內外久享盛譽。
10、休閑娛樂區
娛樂區總面積為9萬多平方米,包含多種娛樂項目,有叢林野戰真人CS、燒烤實彈射擊館、室外飛碟靶場、游船、錦鯉池等等供游客休閑娛樂。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