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安慶花亭湖風景區,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該景區是當地非常著名的景點,來這里游玩的朋友肯定也想體驗一下當地的特產美食。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幾個非常不錯的特產美食,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狀元糕
在太湖民間鄉坊,人們遇到喜慶的事或遇時令節日,都會制作狀元糕,在鄉間還有專門的制作模具,做成狀元帽子的形狀,真是名符其實的狀元糕。在趙樸初先生的故鄉寺前鎮,有新女婿上門,姑娘出嫁,小孩趕考,還保持著做狀元糕的習慣,預示著喜慶和吉祥。
太湖粉絲
太湖粉絲選用優質綠豆、蠶豆、碗豆為原料,采用傳統工藝與先進技術相結合的方法精制而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粗纖維、鈣、磷、鐵等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成份。具有口味純正、爽滑、絲細、透明、韌性適度,文煮不糊、復煮不斷等特點。1992年太湖粉絲獲香港國際食品博覽會特別獎,1995年獲北京國際食品及加工技術博覽會金獎,1998年被評為“安徽省糧油暢銷產品”和“安慶市質量信得過產品”,1999年獲“中國糧食行業協會推薦產品”稱號。
水秋粑
農歷三月三,太湖有吃水菊粑的習俗。傳說農歷三月三是“鬼節”。這一天傍晚,野鬼出來游蕩,攝取孩子的魂魄。吃水菊粑能夠“粑”魂,能把魂粘附住,孩子才健旺。這里取“粑”的諧音,有控制粘附之意。這習俗帶有迷信色彩,但水菊粑作為鄉間的傳統美食,卻一直保留至今,備受人們喜愛。
太湖臭豆渣
喜歡吃臭豆腐的人,去彌陀,別忘了嘗嘗彌陀臭豆渣。彌陀山區人家,打豆腐的時候,將豆渣用水蒸煮后,和上面粉,做成一個個米粑的形狀,待長出霉后,放在屋頂上,日曬夜露,吸取大自然的精華,曬干后可食用。曬好后,在鍋里放了香油燒開,加上蒜沫姜沫一熗,舀進一勺發臭的豆渣,再倒進新鮮的碎辣椒,輕輕翻炒就可以出鍋了。撒點蔥花端上桌食用,是下飯的好菜。
彌陀生條
太湖縣彌陀生條選用純正黃豆,精制菜油,高溫膨炸而成。黃豆決定生條的產量,菜油決定生條的顏色,水質決定生條的圓潤,三者有一樣不符合要求,都難以炸出優質生條。彌陀生條既是冬季下火鍋的最好配料,又可以與其他食品放在一起炒、炸、煮、燒。放入生條的菜肴猶如錦上添花。生條入口柔滑,令食者回味無窮。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