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什倫布寺富有濃郁的藏族異域特色,到這里可以感受不一樣的民族特色,和中原地區(qū)的寺廟很不一樣,非常具有特色,那么扎什倫布寺是誰的住所呢?詳情見下文。
誰的住所
扎什倫布寺位于中國西藏日喀則,距離珠穆朗瑪峰將近380公里,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六大寺院之一,也是歷代班禪的駐錫地。
“扎什倫布”意為“吉祥須彌”。清朝駐藏大臣和琳曾寫詩贊美扎什倫布寺:塔鈴風動韻東丁,一派生機靜空生。
景區(qū)介紹
扎什倫布寺始建于公元1447年,從動工到竣工,耗時20年,由格魯派祖師宗喀巴的兩大弟子之一、后來的一世達賴根敦珠巴興建,建起大小殿堂和住宅上千間,占地近30萬平方米。扎什倫布寺是日喀則的象征,在日喀則的任何位置,都能看到扎什倫布寺,它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在后藏地區(qū)最大的寺廟,也是歷代班憚的駐錫地。扎什倫布寺藏文意為“吉祥永固”,曾使用過漢文名“扎什倫博”、“仍仲寧翁結巴寺”等名字。
扎什倫布寺,其主殿大經(jīng)堂可容納二千多人在此念經(jīng),是該寺最早的建筑,大殿左側是大佛堂,叫強康(彌勒佛堂);右側是度母佛堂。 “漢佛堂”(甲納拉康)那尊銅佛,由一百一十個工匠用了四年時間才修建成功,花費了六千七百萬兩黃金、二十三萬一千斤黃銅,其他珍寶裝飾不計其數(shù)。其制工精湛,造型生動,形態(tài)威嚴,代表了藏族人民很牛的創(chuàng)造才能和高超的工藝水平。漢佛堂內陳列著歷代皇帝贈予給各世班禪的諸多禮品。
偏殿是班禪與清朝駐藏大臣會晤的客廳,從晤室再過一小門便是陳列廳,廳內陳都是歷代班禪到內地拜見皇帝時,皇帝贈送的禮品,包括玉石如意、金銀酒杯、元明織品、茶碗碟盤、永樂古瓷、佛像佛珠等等。其中一玻璃箱保存十尊大小佛像,大約的只有二十厘米高,小的才高十厘米,是寺廟中珍貴的藏品。這十尊青銅佛像,有九尊為唐代作品,一尊是元代作品,系騎豬上面的赤身女度母銅像。扎什倫布寺,是宗喀巴的弟子、一世達賴根敦主巴,在后藏大貴族曲雄郎巴索朗白桑和瓊杰巴索朗白覺得資助下創(chuàng)建成的。
開始,寺廟的名稱叫“康建曲批”意為“雪域興佛”。扎什倫布寺,經(jīng)過歷代班禪多次擴建,現(xiàn)有經(jīng)堂五十六座,房二百三十六間,以及從四世班禪到九世班禪的靈塔殿,形成了一個殿堂重疊、猶如一座城池的建筑群。四世班禪羅桑曲吉堅贊活了九十四歲。他使扎什倫布寺徉到了大規(guī)模的發(fā)展,僧徒們?yōu)榧o念他,建造了巨大而豪華的靈塔。扎什倫布寺的建筑特點鮮明,宗教與民族相結合特點突出,更多展現(xiàn)的是相互之間的融合,在扎什倫布寺內,可以看到各個時代建筑特點,不論唐宋還是明清,其建筑特點在此都能體現(xiàn)。
整個扎什倫布寺規(guī)模宏大,建筑威嚴莊重,錯落間讓人感受到整個殿宇所散發(fā)出的肅穆大氣之感,成為整個藏區(qū)佛教建筑獨特的代表。扎什倫布寺內建筑眾多,風格各異,體現(xiàn)出藏族傳統(tǒng)建筑特色和宗教相融合的結構特征。在這里,精美的藏族傳統(tǒng)工藝和建筑特點,將藏傳佛教的佛法藝術,班禪靈塔的莊嚴肅穆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扎什倫布寺也因其宗教突出地位而成為藏傳佛教圣地,其建筑格局成為具有獨特佛教內涵的建筑景觀。
(網(wǎng)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