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傳奇演出場景很宏大,有煙花,有無人機,還有燈光秀,是到了漢中非常值得觀看的演出,那么天漢傳奇演出的主要內(nèi)容有哪些呢?詳情見正文,一起來了解下吧!
1、實景演出
由興漢勝境景區(qū)巨資,由“G20峰會表演總制作人”沙曉嵐導演團隊傾力打造的大型水上實景歌舞演出。
表演運用大量的水上燈光水舞相關(guān)的創(chuàng)意表演形式,制造出遙憶千年的夢幻效果,配以漢文化博覽園建筑群的光耀夜景,把人們拉向現(xiàn)實與夢境交織的大漢史詩。
《天漢傳奇》以漢魂、漢音、漢風、漢藝、漢型為堅守原則,由200多名演員參與傾力演出,歌舞出氣勢恢宏的漢人故事,締造中國實景演出的又一力作。
唱響雙源的文化驕傲
《天漢傳奇》在漢源湖上上演,呼應(yīng)漢文化之源與漢水之源“雙源”寓意,用精心設(shè)置的六大篇章,喚起中華兒女對大漢文化、朔源根本的思量深究和感慨激昂的文化驕傲,也再次展現(xiàn)漢中的歷史魅力。
2、演出內(nèi)容
第一章-【維天有漢,地啟雙源】
維天有漢,鑒亦有光,星宿流轉(zhuǎn),幻化湞水,喚起承載雙源的漢源湖水。
當夜幕低垂,樂聲響起直。應(yīng)對「天上銀河,地上漢水」,在夜空中閃起鑒亦星光,七星閃爍夜空。須臾,星光飛墜,一夜明珠化作一滴湞水流落人間,喚起漢源湖水。銅仙承露盤從水中徐徐上升,昭告著大漢興起的舞動樂章拉開了序幕。
第二章-【弦歌不輟,樂舞蹁躚】
香煙裊裊,朦朧水霧,間映照仙子樂舞畫影,以大漢樂舞展現(xiàn)新生活力。
夜空透映著漢文化博物館的點點光亮,旱蓮仙子乘船而來,用湖中對影展現(xiàn)樂舞弦歌的綿延,用柔美的斑斕色彩凸顯出歌舞翩翩的歡暢淋漓。以弦歌樂舞之景,承接地啟雙源,展示大漢文化歌舞和樂、大地滋潤的新生活力。
第三章-【春生夏長,天地和安】
春生夏長,萬物繁盛。剎那,儺面人偶祭天狂舞,述說生機勃發(fā)的熊熊氣勢、天地同歡之樂。
一座博山香爐緩緩從水中升起,騰騰水霧四起。湖水色彩隨之冷艷,帶來一絲神秘氣息。剎那,電光忽閃,兩艘儺面大船鬼魅駛來,眾儺面人偶簇擁大祭司噴火戲水,祭天狂舞,呈現(xiàn)天地同歡的大漢盛世。當湖水漸靜,一抹新綠蔓延水面,如生機盎然的繁茂大樹,萬物繁盛,是那盛景后的安泰河樂。
第四章-【漢宮秋月,宣威懷遠】
樓船巍峨,汲水三千拍浪而來;一世榮征,開創(chuàng)漢武盛世之景,呈現(xiàn)大漢天威。
忽一聲長嘯,畫破天際,打破綠水的平靜。湖水如脫韁戰(zhàn)馬、奔流不息,化作團團火焰。汲水三千拍浪兒來,高聳巍峨的船樓層層漸起,一望千年。樓船在進行中組合升高、演員在舞動其中,還原漢武帝當年湖中演兵的情景,是述說大漢天威,無遠弗屆的一頁篇章。
第五章-【江山瑞雪,文姬歸漢 】
以一曲悠揚唱響大漠絲路,引出文姬歸漢的歷史畫卷,歌詠博大深遠的大漢文化。
一為老者向西仰望,帶出絲路孤煙,一首胡笳十八拍悠揚唱響,唱盡其中為婉哀愁,漸變轉(zhuǎn)為愉悅激昂。以古樂器,古琴、古箏、鼓瑟、箜篌彈奏出文姬歸漢的歷史畫卷。雪景皚皚,圓形屏幕投射出清明月夜,配以湖中噴泉,塑造出孤雪夜景。在形圓平臺左側(cè)浮橋上匈奴人護送文姬。漢代官員在右側(cè)浮橋迎接文姬,前區(qū)舞臺展示漢宮廷禮節(jié)。以此情此景,歌詠博大深遠的大漢文化。
第六章-【五星聚會,祈福萬年】
魚神翹首蕩尾,化作巨龍,呈現(xiàn)五星連珠于東方的祥瑞之景。是興漢的延續(xù),更是對大漢的祝福。
漁船之上,力士齊心將石鯨撈出水面,這魚神翹首蕩尾,瞬間飛起化為巨龍。青赤黃白黑無條彩色巨龍凌空水面、遨游夜空,交織成五星出東方力中國的祥瑞之景;亦以五彩向征金、木、水、火、土的五星宿舞動星空。延續(xù)興漢勝景、祈福萬年大漢。
湖中,大船、演員齊聚,以最后的氣勢鎊博、五彩燈光點亮園區(qū),照耀漢源湖畔。演員一敘謝幕,為天漢史詩畫下不朽的傳奇。
(網(wǎng)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