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小南海風景區雖說是因為地震形成的景點,但這里的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水質清澈,還有奇特的地質,那么重慶小南海景區的主要景觀有哪些呢?詳情見下文。
1、朝陽寺島
位于小南海地質公園內,得名于島上的朝陽寺,因為形如蝴蝶,也稱“蝴蝶島”。朝陽寺為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間的一位黔江知縣楊云彩積善重建,原有寺宇四合大院,房屋60間,供奉著南海觀音、二十四諸天神以及十八羅漢等。“小南海”這一名稱也因供奉南海觀音而得名。
拾級登岸,即聞犬吠雞鳴,一派田園風景。島上珍稀古木鐵尖杉氣沖霄漢,古松虬曲接天連云,一泓竹色揭竿而起,碗口粗細密密實實一片蔥籠。
2、牛背島
為小南海的第一大島,面積為8.33公頃。右邊是側臥的頭部,中間如同寬闊的牛背沐浴水中,牛回頭顧盼湖心小島月亮堡,形成 “犀牛望月”的景觀。牛背島上松林茂密,曲徑通幽。島后的倒牽溪窄如彩帶,幽深飄逸。
3、雞爪亭
建在突出水面的雞爪石上,供游客休憩觀景。
4、老鶴坪島
是小南海最小的島嶼,因為常有一種長嘴、灰白羽毛的老鶴鳥棲息其上而得名。卵石、沙灘、古松倒映水中,老鶴坪島宛如萬頃碧波中的一只青螺。
5、金沙灘
位于湖心島老鶴坪的東側,一灘卵石排列井然,蛤蟆狀與鄰為伍,與水相戲,配上一島的松風叢林,茶花爍木,相攀相扶,蒼蒼翠翠。
6、礁石區
為滾石密布區域,又因山頂形如一乘轎子被稱為轎頂山,有寸草不生的大跨巖,合稱為“轎頂赤壁”。轎頂山下,這一片礁石圍成的湖水被人們稱為“綠蔭塘”。不論外面的湖水有多么渾濁,綠蔭塘里的水始終碧綠青翠,譽之為“蔭塘蓄翠”。
7、吊腳樓民居
土家人大多生活在山區,居處較少平地,山高林深草茂,常有蛇蟲野獸出沒。當地人建房造屋就地取材,依勢而建。背靠青山,面對綠水是其最佳選擇,屋基前低后高。“吊腳”式建筑在建筑形式上,以吊腳樓為主;吊腳樓一般為一棟4排扇3間或6排扇5間,每排扇常見7柱、9柱或11柱。正房中間為堂屋,兩邊依勢建吊腳廂房,吊腳樓上有繞樓的曲廊,并配有欄桿,有的吊腳樓為三層建筑,樓檐翹角上翻,展翼欲飛。
8、羅家祠堂
位于老鶴坪島一側不遠的湖灣水面下,為一座地震時被淹沒的羅家祠堂,至今仍完好地保存在水下面。
據介紹,羅炳然祖輩羅桓原籍江西臨江府吉水縣朱氏街,于明洪武年初,遷居黔江居住。當年,羅炳然就是看中小南海的風水,置辦了大量良田,為便于管理在這里修建房屋和祠堂。“羅氏祠堂是一個四合天井院落,以吊腳樓、轉角屋為主,包括宅院、祠堂、糧倉等,是典型的土家族建筑風格。估計你們看到的水下建筑物,就是我們當地傳說的羅家祠堂。”居住在小南海鎮的村民吳啟祿說,他小時候聽爺爺講過羅氏祠堂的事,“當時這里人少,只居住有幾戶人家,根本修不起這么寬大的房子。”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