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阿里地區的札達土林,這景觀奇特,幾乎寸草不生,有各種形態迥異的造型,都是大自然的杰作,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那么札達土林屬于什么地貌類型呢?詳情見下文。
地貌類型
札達土林屬第四紀次生構造地貌,是古大湖湖盆及大河河床經漫長時期流水侵蝕而形成的極為獨特的高原地貌,遍布整個扎達縣內。
方圓數百平方公里的范圍內,高低錯落的“土林”千姿百態。在高而平的山脊之下,嚴整的山體有的宛若一字排開的羅漢。
千姿百態的魔幻世界
札達土林位于西藏阿里地區札達縣境內,是札達縣最著名的地貌風光區,土林分布總面積約2464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典型、分布面積最大的第三系地層風化形成的土林。
很難想象,這樣荒蕪的土地,在億萬年前還是一片汪洋,2.4億年前,由于板塊運動印度板塊快速向亞洲板塊移動、擠壓,使其產生強烈的褶皺斷裂和抬升,最終形成青藏高原,地質學上把這段高原崛起的構造運動,稱為喜馬拉雅運動。
隨著喜馬拉雅造山運動的逐步進行,札達土林所在區域,由海洋變為湖泊,又從湖泊變成如今的札達盆地,而滄海桑田的時光扭轉,是土林地貌的形成關鍵所在。
隨著時間的流逝,湖相、河流相的粘土、砂、礫石,在雨水河流的不斷侵蝕下,被切割得千溝萬壑,使整片札達土林,就如一個千姿百態的魔幻世界。
蒼茫遼闊的火星地域
札達土林發育最好的地方,是以托林鎮為中心的片區,從札達托林鎮看到的風景絕對是前所未見的,你會感覺整個地域是褐色的土的世界,宛如在電視里看到的對火星的描述。
受遠古造山運動影響,整片土林陡峭挺拔,雄偉多姿,蜿蜒的象泉河水在土林的峽谷中靜靜流淌,土林里的“樹木”高低錯落達數十米,千姿百態,別有情趣。
一望無際的土林,層巒疊嶂,溝壑林立,造型各異,卻又整齊劃一,仿佛是守衛在天之下的千軍萬馬,又像是守衛森嚴的碉堡炮樓,非常壯觀, 雖然顏色與感覺看上去相似,卻又不盡相同,每處土林都有自己的紋理與顏色,像是墻壁上的雕花,精致美觀,使人感覺壯觀卻不粗獷。
如果說你有一個穿越火星的科幻夢,一定要來一次札達土林,因為在這里,土林那千姿百態的一切,絕對能滿足你對火星的幻想。
謎一樣的古象雄文明
札達土林,不只有壯美的景觀,曾經古老的象雄文化也在此起源,在札達,可以去游覽兩個神秘的古象雄遺址,分別是古格王國遺址和位于土林邊緣地區的東嘎?皮央石窟群。
古格王朝遺址就在托林鎮西北的象泉河南岸, 吐蕃王朝覆滅后,古格王朝在西藏的西部崛起,自公元十世紀建立后,生存了七百多年,而后卻突然消失在茫茫的史海。
只留下一座古老的空城,雄偉的矗立在巨大的土林山體之上,那令人遐想萬千的殘垣斷壁,像是在述說著曾經的輝煌歷史。
東嘎.皮央石窟群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目前所發現的海拔最高,壁畫面積最多的高原石窟群,是被譽為可以和“敦煌石窟”媲美的石窟,在石窟留存的壁畫中,有很多異域人物、圖案和造型,線條流暢、造型獨特,讓人不得不驚嘆這片文明中顯現的智慧。
旅游貼士
旅游環境:
札達縣旅游資源豐富,境內有著名的古格王國遺址、托林寺、土林地貌 、和東嘎皮央壁畫遺址等。札達土林為國家地質公園、全區著名風景名勝,以其面積廣、造型奇、氣勢大而被譽為“中國的唯一、世界的典型”。有象雄國四大城堡中的穹隆銀城遺址、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格王國遺址、托林寺,以及藏族先民遺留的400多座洞窟。
游玩建議:
建議自駕,阿里自駕不建議單車,至少約上兩輛車一起走,建議開越野車。
阿里需要辦邊防證,建議在戶口所在地辦理。
去阿里建議7—9月份去,9月以后阿里溫度較低。無論幾月份去阿里,建議衣物要帶厚的,最好是可拆卸的沖鋒衣,且一定要做好防曬。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