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國各地因為冷鏈包裝檢測呈現陽性并且導致感染的病例確診情況出現,鐘南山院士指出,現在新冠病毒已經出現了環境傳人的現象。那么針對病毒環境傳人的情況我們應該如何進行防范呢?如此一來春節還能夠正常回家嗎。
新冠病毒環境傳人現象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 馮子健:因為最近發生了多起經過進口貨物和國際運輸工具污染引起的疫情傳播,我們已經在這方面加強了很多防控措施,包括入境之后的檢疫檢驗,包括對產品進行消毒,采用進口貨物專門倉儲條件,對接觸進口貨品、進口交通工具的人員進行防護,加強對他們的核酸檢測等。這些措施已經得到加強,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怎么看待 “環境傳人”現象
目前還是個例,但應加強防范。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 馮子健:環境傳染對病毒來說可能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但目前在我國發現的情況還是個例,是非常少見的現象。但在這方面應該加強防備,特別是對感染者的糞便,排污系統的管理,衛生措施的落實,這方面非常重要。
新冠病毒“環境傳人”條件
需同時滿足三個條件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解釋道:環境傳人又叫物傳人,通常指物品受到病毒污染,人接觸后造成感染。目前在我國一般由進口物品引起,需同時滿足三個條件:
①物品污染較重;
②病毒在物體的表面存活時間較長,一般來說溫度越低,病毒存活的時間越長;
③接觸污染物品時未采取適當防護措施。
吳尊友提示,只有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才有可能造成感染。
如何防止“環境傳人”的發生?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戴口罩、注意手衛生是可以防止感染的。物傳人一般發生在疫情的早期,起到導火索的作用,但在疫情傳播擴散中的作用非常有限,人傳人才是新冠流行最主要的傳播方式。
只要不吃生的,一般不會感染。首先,新冠病毒不會通過消化道傳播;第二,食品在加工煮熟過程中,病毒細菌等都會被滅活;第三,在清洗處理食品時要注意手衛生,生熟食物要分開,接觸過生肉海產品的案板要及時清洗。
春節可以出行/回家嗎
張伯禮建議:
春節可以不回家的暫時先不要回
針對春節臨近,人們能否安心回鄉過年這一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近日表示,希望各個有關部門能夠提前安排好今年春節返程休假時間,提前做好預案:
有需要回家過年的人,可以安排提前放假,不要都趕到春運高峰;
可以不回家的暫時就先不要回,如此既避免擁擠,也避免了可能存在的交叉感染問題。
張伯禮提醒,堅持過去行之有效的一些方法。例如少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風,以前的經驗證明了這些方法是有很好防控作用的,希望大家能夠堅持。到明年春暖花開的時候,情況就會大大改善,所以這段時間一定要慎終如始。
張伯禮同時表示,今年不會出現像年初武漢疫情那樣,大家盡管放心,過一個祥和、快樂的春節。
2021春節放假安排
2月11日至17日放假調休,共7天。2月7日(星期日)、2月20日(星期六)上班。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