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一秒鐘》已經上映了,這部電影確實給人非常大的震撼,這部電影中大家可以看見有拍攝沙漠景點,這個是在敦煌取景的,這一片荒漠可能大家看不到敦煌的樣子,下面小編就來介紹介紹。

在哪拍攝的
在敦煌拍攝。《一秒鐘》絕對是張藝謀最近二十年來,能留給影評人和觀眾最大解讀空間的電影。它與上世紀八十年代“第五代”導演開啟的"傷痕電影"一脈相承,它有反思“文革”、大時代的個體命運,還有“第五代”最擅長的影像符號的運用。
無論是俯拍的仿佛遺體告別儀式的抬膠片鏡頭,《黃土地》一般的漫無邊際的黃土、沙漠,還是元電影式的《英雄兒女》與現實父子關系的互文,《一秒鐘》的細節、符號編織都是極為成熟和有效的。更不用說,還有電影之外的有關電影上映坎坷命運的"技術問題"。對于一部探討特定時期的個人困難和集體意識的作品來說,這就又多了一層解讀空間。
《一秒鐘》絕對是一部劇本、制作、表演各個方面都很考究的電影,有"國師"導演穩定的水準,還有自我表達,夾帶了私貨。如果說,有什么我個人不那么喜歡,可能就在這被廣泛解讀的"私貨"上。《一秒鐘》在此時此刻存在的價值,很大程度在于,它觸碰了一個不討好商業和主流敘事的話題,它是大膽的。這種觸碰本身就有意義。
但除此之外,《一秒鐘》對于“文革”和個體命運的探討又是相當陳舊的,他沒超出《歸來》,沒超出《活著》,沒超出任何一部“第五代”導演電影。從這個層面來說,《一秒鐘》在中國電影史上遠不如《英雄》重要。

敦煌沙漠介紹
鳴沙山
鳴沙山是國家級重點旅游風景名勝區,位于祖國西北,是絲綢之路上神奇瑰麗的甘肅旅游景點,地處甘肅省敦煌市南郊七公里,因沙動成響而得名。
鳴沙山,古稱神沙山,沙角山,東西長40公里,南北寬20公里,整片山是由沙粒堆積,沙丘下面有一潮濕的沙土層,風吹沙粒振動,聲響可引起沙土層共鳴,并且,有史記載,即使晴天風停時,它也會生出管弦之樂,自古就是敦煌的一大勝景。 山為流沙積成,沙分紅、黃、綠、白、黑五色。沙壟相銜,盤桓回環。沙隨足落,經宿復初,此種景觀實屬世界所罕見。
沙山鳴響有兩種:一種是“沙嶺晴鳴”,即鳴沙山在盛夏晴天自生鳴響;另一種是“和聲于人”,即鳴沙山“人登之即鳴”。沙響解釋有三種說法。靜電說:滑動的沙粒互相摩擦會產生靜電,靜電釋放會發出聲響;摩擦說:高溫干燥時,沙粒稍有摩擦即可發出爆裂聲;共鳴說:沙粒表面的微小孔洞形成了“共鳴箱”,沙粒摩擦產生的細微聲音被共鳴箱放大,這是鳴沙發聲的關鍵所在。山為流沙積成,沙分紅、黃、綠、白、黑五色。沙壟相銜,盤桓回環。沙隨足落,經宿復初,此種景觀實屬世界所罕見。
敦煌沙漠露營指南

想要去露營,首先要選對季節,如果現在去的風沙非常大,也太冷了,所以時間上來看,不建議冬季露營,還是建議夏季露營,建議5-10月份這個時間段露營。
還有樓拍星空的話,夏季星空最為壯觀,銀河最為明亮,所以還是夏季來。
【地點】
在敦煌的話,如果要露營看星空還是建議在鳴沙山附近露營,因為這里光污染比較小,而且地勢相對平坦,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風沙比較大,如果不做好防護措施的話,一早上起來就會滿臉都是沙子。
【裝備】
簡單介紹一下裝備:帳篷、睡袋、防潮墊這些是露營必備的裝備,還有保暖的衣物,這是必須要的,因為在野外,保暖和水這兩樣是野外露營和野外活動最必要的。
【星空裝備】
星空裝備來說,一個全畫幅的單反,一個穩定的三腳架,一支快門線基本上在晴朗的天氣中就可以拍到完美的星空了。
推薦露營地【鳴沙山】
在敦煌,鳴沙山適合露營,而且還不錯,夜晚天氣晴朗,能看見清晰的銀河星空,現在在那邊的青旅也會提供露營的裝備,不過還是建議自己攜帶。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