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眼樓長城馬上就要開放了,這個景區因為汛情的原因關閉,長時間沒有開放,現在已經確定在九月中旬左右開放。這個景區算是比較冷門的一個景點了,不過還是會有不少游客會前往。

開放時間
9月12日開放。
作為延慶地區保存現狀最好的石長城,九眼樓曾在兩年前受汛期降雨影響發生局部坍塌。經過兩年來的清理坍塌墻體、拿出方案、反復論證、塌方修繕等,眼下,九眼樓北平臺和營城西城墻兩大險點的搶險加固工程正式完工,恢復如初,重歸雄偉壯美,預計整個九眼樓長城景區將于9月12日面向游客開放。
九眼樓是延慶區乃至北京市迄今為止發現的券窗最多的敵樓,加之其所處位置是明代宣鎮、薊鎮、昌鎮三個軍事重鎮的交會處,因此不僅在當時的軍事防御上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還是明代戍邊將領們特別鐘情的對象。在九眼樓周圍留下的碑刻有10余通,大多是贊美其雄姿、抒發作者壯烈胸懷的詩作,這也從側面說明了九眼樓的地位與眾不同。
2018年8月受降雨影響,九眼樓北側平臺和營盤遺址西城墻內側墻體局部發生坍塌后,文物管理部門第一時間在周邊豎立警示牌、并對危險墻體進行圍擋和苫蓋,同時啟動現狀勘察和搶險工作。由于險情處位于高山上,林木茂盛,路遠難行,而坍塌墻體又是碎石材質,給搶修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工人們僅清理坍塌墻體就耗時1個月之久。

延慶長城主要分為八達嶺段、大莊科段、東路邊垣段、南山路邊垣及支線長城,其中東路邊垣長城長59公里,墻體以毛石堆砌為主,而九眼樓就是東路邊垣和南山路邊垣的起點,是延慶地區保存現狀最好的石長城,屬延慶長城中的精華點段,城墻整體內為碎石素土墻芯,外為毛石干茬砌筑。這種工藝做法很難抵抗雪水凍融、雨水淤積對基礎造成的傷害,也是導致石長城很難較好留存的原因之一。
在對九眼樓兩大險點進行修繕的同時,過去的一年多里,九眼樓長城景區也進行了改造提升,包括加裝登城步道、景觀水系、休閑廣場等設施,還特別建造了一個長城文化展廳,向游客展示九眼樓的歷史變遷以及長城文化的源遠流長。
游玩攻略
九眼樓長城,地處北京市延慶縣四海鎮東南九公里的火焰山主峰山上!是明代長城中建筑規模和形制最大的一座敵樓!
其樓體為青磚砌筑,因敵樓上的每一面都有九個箭窗而得名九眼樓!又因為該段長城地勢非常險要,在晴天時可以看到北京城而又名望京樓!
九眼樓在該邊垣最東端四海鄉石窯村南5里火焰山,高7.8米,有九個了望孔連接三道邊墻,四海若有警,南山邊垣舉炮火,頃刻可以達居庸關?!蓖ㄟ^這段記錄我們可以了解到,九眼樓到現在已經450多年了,同時也告訴我們,古代有敵情時,九眼樓是如何將警情傳達給前方的,可見它重要的軍事意義!
另外在軍事防御上九眼樓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九眼樓長城的地理位置險要,是宣、薊、昌三個軍事重鎮的接點,這樣獨特的位置,在萬里長城中是無可比擬的!
這里算是一個比較冷門的景區,人不多,加上人跡罕至的徒步路線,這里對于許多喜愛戶外自助游的朋友來說,是非常合適的!

九眼樓是個像烽火臺的軍事設施,在里面我們可以看到很明顯的生活痕跡,古代的士兵在這里面有生火做飯的痕跡,這也說明古代駐守在這里的士兵不少。走在野路上,我們還可以看到一小塊唐長城的遺跡。
九眼樓長城的風景十分優美,特別是在西面的要塞大平臺,是難得的長城要塞,視野寬廣!
九眼樓是建筑規格高,且質量高的敵樓,向南可望到箭扣段,登頂后箭扣長城全貌盡收眼底! 東北方向是黑坨山,對于喜歡戶外運動的驢友來說,可以選擇多種路線。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