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大佛寺是一座保留完好的名勝古跡,在這里可以感知到天地間最純正的力量,每一個人都可以在此處尋求更多的心靈慰藉,你將面對各種最新的挑戰和需求,下面給大家分享具體的攻略指南。
張掖大佛寺位于甘肅省張掖市中心廣場東南,廟內保存著全國最大的室內泥塑臥佛像和明朝手書真金寫經,與西夏,元朝有密切關系,現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門票40/人,半價20元/人,70歲以上憑證件免費換票。
大佛寺前身是西晉時期的一座寺廟。西夏永安元年(公元1098年)國師嵬咩在這座寺廟內挖出一尊臥佛雕像,始建大佛寺。
明洪武5年(公元1372年)大佛寺被戰火焚毀,僅存佛像。永樂9年(公元1411年)重建,雍正5年準噶爾部進犯河西地區,大佛寺遭到嚴重破壞。乾隆12年(公元1747年)重建寺廟,重塑佛像。

大佛寺占地20000多平方米,坐東朝西,現在僅存中軸線上的大佛殿,藏經閣和土塔。

大佛殿長48.3米,寬24.5米,高20.2米,殿身兩層,三檐歇山頂。殿內安放著全國最大的室內泥塑臥佛像(佛祖釋迦牟尼涅槃像)

只可惜里面不允許拍照,不能分享給大家。

殿門兩側各有一處貼金磚雕,分別用若干塊方磚拼合而成。上圖是左側磚雕,畫面上方為釋迦牟尼佛,左右斜侍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
最上方是無量諸天大眾。畫面形象刻畫了佛祖釋迦牟尼初轉法輪時,在摩揭陀國祇園精舍(佛祖傳法的一個重要場所)設壇弘法的場景。

這是右側磚雕。

上圖為土塔,始建于明代,原名彌陀千佛塔,喇嘛教式風格,高32.5米,由塔基,塔身,塔剎3部分組成,塔剎為銅質寶瓶形,1927年地震時,頂部被毀。1986年根據原貌維修恢復。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