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亞歷山大的景點也不僅僅是這些,但是大家如果是想要去游玩的時候還是可以參考下面的這些景點的喲,最值得前往的肯定還是圖書館,這里真的值得前往,還有就是大家如果是自由行一定要注意安全。
埃及第二大城市和最大的港口,位于尼羅河在地中海的入海口。建于公元前332年,也就是亞歷山大大帝自錫瓦接受神諭回來后的第二年,以他的名字命名。
由于從錫瓦到亞歷山大的大巴行駛了超出想象的時間,原本預期9個小時車程,最終花了13個小時。到達亞歷山大時已經將近凌晨四點。頭圖是終于到達酒店后,我站在窗前隨手拍下的一張,天快亮了。隨后倒頭便睡。
燈塔遺址
燈塔旁的港口簡直是貓咪的天堂,地上躺著、墻上爬的、甚至海邊的巖縫里,全都是貓咪。我們順著礁石爬上了城堡旁所能到達的最高處。
這里要介紹一個很可愛的服務,礁石旁站著幾個小攤販,不僅可以送熱茶到礁石頂端,還提供爬上爬下的攙扶服務。
亞歷山大圖書館
亞歷山大圖書館興建于公元前367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圖書館之一。亞歷山大圖書館曾是人類文明世界的太陽,建館的宗旨是“收集全世界的書”實現“世界知識總匯”。
歷代國王為了貫徹這一宗旨,下令采取一切方式,甚至包括洗劫過往船只上的書籍等不正當手段,使之迅速成為了當時世界上館藏最豐富的圖書館。最終于三世紀末,被戰火全部吞沒。
今日重建的亞歷山大圖書館則是一座極具現代化的建筑,坐落于亞歷山大港最繁華的海濱大道上。
特巴城堡
卡特巴城堡(Citadel Of Oaitbay)坐落在海邊,前身為世界公認的古代七大奇跡的末位亞歷山大燈塔。
卡特巴城堡修建于1840年,當時被看作是整個埃及甚至整個地中海沿岸最堅固的防御工事之一。
在亞歷山大城的防御方面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當時的埃及瑪姆路克蘇丹卡特巴為了抵御土耳其人的入侵,決定加強亞歷山大城的海防,于是興起修建卡特巴城堡 并在其中修了一座清真寺。
羅馬圓形劇場
羅馬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圓形劇場 ,藏在 Kom El-Dikka 遺址挖掘區內。
規模不大,但是是埃及唯一的羅馬圓形劇場。
在托勒密時期,這個地區被稱為潘之園(Park of Pans)。
這里曾是一座令人愉快的花園,亞歷山大大帝的居民們在這里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悠閑度日。
龐貝柱
龐貝柱(即薩瓦里石柱)是亞歷山大城的城徽。
“薩瓦里” 阿拉伯語意為“桅桿”。
驅車離開高樓林立,敞亮整潔的海濱大道,向城市西南方向駛去,進入老城區,尾隨著轟隆隆的有軌電車,在石砌馬路上慢慢蠕動,不一會來到一座高墻。
進入大門,一片荒涼的高地上一根巨大的擎天柱闖入眼簾。
它就是聞名遐邇的薩瓦里石柱,沿著右側小道走到柱基臺階,拾級而上,仰望柱頂。只見它直插云霄。好似行將傾倒,頗為嚇人。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