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博物館是一個大型的綜合類博物館,內部主要收藏了大量關于古代荊楚文化的文物和藝術品,各種國寶級的文物堪稱鎮館之寶,全面展現了荊楚文明的魅力,下面給大家分享詳細的介紹。
荊州博物館藏品豐富,館內藏有眾多荊楚文物,是了解荊楚文化的兩大博物館之一(另一個是湖北省博物館)。荊州博物館有幾件鎮館之寶一定要看一看。

1、玉覆面,玉覆面是冥器,多是由數量不一的玉石拼湊成面具。但是荊州這塊玉覆面不一樣,它由一塊完整的玉石雕刻而成,整塊面具晶瑩剔透,厚度僅有2.3毫米。在超薄的面具上刻有五官、毛發,可見兩千多年前工匠技藝之高超。

2、編鐘,大名鼎鼎的曾侯乙編鐘收藏在省博,而荊博也收藏了一套。荊博編鐘出土于天星觀二號墓,整套共有32件,镈鐘一套10件,紐鐘2套各11件。
欣賞完古編鐘,可以在楚樂宮觀看編鐘表演,有《楚辭》、《九歌》和《將軍令》等,親身體驗一下古代貴族的禮樂文化。

3、越王劍,荊博藏有越王劍四把,分別是鹿郢劍、盲姑劍、州勾劍、不光劍。
可惜荊州出土的越王勾踐劍和吳王夫差矛都不在荊博,被武漢的省博物館收藏了,其實浙江博物館比荊州博物館更難受:憑啥我們越國的兵器都藏在你們湖北(楚國)的博物館。
關于荊州出土大量越王劍有個"相愛相殺"的說法:歷史上楚越同盟對抗晉吳同盟,楚越兩國關系良好,兵器作為越國的特產大量贈送給楚國;
到了戰國中期,各國互相征伐,楚國出兵消滅越國后,大肆搜刮越國兵器,兩種原因導致越王劍出現在湖北的楚國墓葬中。

除了以上這些,荊州博物館還有很多文物值得一看,比如干尸棺槨(這個就不放圖了),木雕雙頭鎮墓獸還有虎座鳥架鼓(非原圖)等等…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