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巖寺景區是位于山東濟南的A級景區,這里的景色優美,寧靜圣潔。之前由于新冠肺炎導致景區關閉封鎖,如今經過綜合的考量,這里也終于具備了正式開放的條件。將會在3月14日恢復開放。
開放時間
2020年3月14日起恢復開放,8:30—17:00(下午4:30停止售票)
開放范圍
疫情防控期間,開放式空間優先開放。景區內大雄寶殿、千佛殿等室內場所游客參觀限制人數(每個大殿室內不得超過10人)。景區內檀園賓館等暫緩開放。
入園要求
(一)體溫檢測。進入園區的市民游客均須接受體溫檢測,經檢測合格、憑有效證件登記信息后,方可購票或憑有效證件入園。體溫超過37.3度的市民游客禁止入園,要服從景區工作人員管理,按照有關要求登記上報,進行處置。
(二)安全防護。游客在體溫檢測、登記信息、購票驗票以及游覽過程中要做到文明有序,自覺與他人保持1.5米以上距離并全程佩戴口罩,未戴口罩者謝絕入園。景區實行實名、無幣化購票,現場掃碼(支付寶、微信)或刷卡購票并持有效證件入園。
(三)流量控制。景區開放期間,將采取實時客流量監測管控措施,合理安排游客間隔性入園,每日客流量控制在最大承載量的50%以內,瞬間承載量的30%以內。景區暫不接待團隊。
(四)避免聚集。疫情防控期間,市民游客不得在景區內從事棋牌、唱歌、跳舞等人員聚集性活動。
溫馨提示
景區倡議,有序入園不聚集、文明游園不扎堆。請前來參觀廣大市民帶好身份證等有效證件,自覺服從景區工作人員的管理,感謝您的支持與配合,讓我們共同努力,營造安全、舒適的公共環境。
景區介紹
靈巖寺,始建于東晉,距今己有1600多年的歷史。位于山東濟南市西南泰山北麓長清縣萬德鎮靈巖峪方山之陽。自晉代開始即有佛事活動,傳說僧朗曾在此建寺。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滅法,佛事遂廢,至孝明帝正光年間(520~525)再興。正光元年(520)法定禪師來此游方山,愛其泉石,重建寺院,逐漸興旺。此后,唐、宋、元、明各代為寺院盛期。
最盛時有僧侶500余人,殿宇50余座,形成規模宏大的古建筑群,直至清乾隆十四年(1749),仍有殿宇36座,亭閣18座,無一不顯現出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高超的雕刻技藝。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寺歷史悠久,佛教底蘊豐厚,自唐代起就與浙江國清寺、南京棲霞寺、湖北玉泉寺并稱“海內四大名剎”,并名列其首。靈巖寺,現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泰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首批4A級旅游區。
駐足靈巖勝景,你會看到,這里群山環抱、巖幽壁峭;柏檀疊秀、泉甘茶香;古跡薈萃、佛音裊繞。這里不僅有高聳入云的辟支塔,傳說奇特的鐵袈裟;亦有隋唐時期的般舟殿,宋代的彩色泥塑羅漢像;更有“鏡池春曉”、“方山積翠”、“明孔晴雪”等自然奇觀。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