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榧古道位于浙江省紹興市境內,是一處非常適合徒步旅游路線,沿途地勢險峻,但是氣候環境比較舒適,安全性和挑戰性都有保證,下面給大家分享香榧古道徒步詳細攻略。
古道路線

全程路線,分解為三段:
1、東溪村——水庫——鐘家嶺村
2、鐘家嶺村——盤山公路——千年古榧林
3、千年古榧林—— 榧王村——香榧森林公園——東溪村
沿途景觀

參加戶外團的好處,就是省心,早上7點,打鐵關地鐵站集合,遲到者發紅包,閉目養神2小時后,就到了徒步起點——諸暨市趙家鎮東溪村。
東溪村就坐在大山里,下車,深呼吸,氣行周身,就把肺洗了,村子也干凈的像洗過一樣,山上漂浮著云啊霧啊汽啊,看了一會兒,竟覺得眼睛也像洗過一般,亮了許多。
當地向導來了,一隊人馬就跟著上山,畢竟來自城市,個個穿的鮮艷扎眼,以免淹沒在青山綠水中。

剛才還歡聲笑語的,現在聽,開始帶著喘氣聲。

天燈盞嶺,感覺直沖云霄的名字,其實不過300米海拔,遠夠不上天,但這古道,雖說是石級,已不規整了,高高低低,錯落不一,崎嶇難行,前面的人,漸漸沒了聊天的聲音,只剩腳步聲。
這一路也不全是石階,過一段變成土路了,再過一段,連土路也沒了,淹沒在各類植物中,連著隊友的腳步聲,也被淹沒。

我一直走在最后面,我需要拍照,這讓領隊常常駐足等我,怪不好意思的。
其實我體力還不錯,只是我真的很忙:
凡是路口,美景,或者有意思的地方,我就停下來,拿起相機,除了拍照,還要攝像,同時,還要避免被雨淋濕了相機。
所有這些動作之外,還得撐著一把傘,此刻,我已不知道隊伍離我多遠了,只聽到雨打在粽箬葉上,發出啪嗒啪嗒的聲音,長茅般的葉子,鋒利割在臉上,躲閃不及。
我終于趕上隊伍了,隊形已稀稀拉拉,脫了軌,領隊告訴我,前方就是水庫,咱們在水庫吃午飯。

各種自帶零食,愛分享與吃獨食并存,如果不下雨,在水庫邊補充點能量,聊聊天,吹吹牛,還是蠻不錯的,30分鐘后,向導說,上山。

山里人淳樸,招呼我們喝水,正是香榧采摘季節,房間里堆滿了香榧,滿室飄香。

主人很忙,她解釋說,香榧9月10日左右,頭一批成熟到最后一批成熟,也就半個月左右時間,所以,這段時間是一年中最忙的,“靠山吃山”用到這戶的山民身上,真是再合適不過,主人笑著說,就下山買點油煙米醋。
依山繞行,蜿蜒轉山,尺寬的羊腸小道,對山而言,只是一條不起眼的勒痕,一轉山,畫風為之一變,遠處的小屋,輕輕放在山上,置身飄渺云霧中,竟然有些浮動,氤氳漫過來,收了我一身汗,繼續前行,一片香榧林,如約而至,這一帶,應該是仙坪山古榧林了。
香榧不用費心打理,偶爾施肥就行,到了采摘季來采摘就成,聽說,好的一顆香榧樹,年收入約1萬多。

這就是鐘家嶺村,等待散兵游勇,其實,這個村子里,有一個老派祠堂,算是諸暨古民居。

接下來,要走一段長達四公里的環山公路。

從地圖上看,顯然,環山公路是沒有坡度的,大致處于同一海拔線上,大約在510米-530米之間,當然,從鐘家嶺村到千年榧王樹,其實是有捷徑的,只是需要下山上山。

徒步環山公路,花費了不少時間和精力,好在一路風景也不錯,心曠神怡,走走停停自不必說,我的兩根登山杖,磕在柏油路上,嘚嘚作響,途中遇到兩輛摩托,轟隆隆的,整個山谷都是引擎聲,看到那個涼亭嗎?那就是徒步環山公路的終點了,接下來就是下山。

后來,某大老板找到這位村民,愿以每年10萬元的價格購買“香榧王”采摘的香榧,毋論產量多少,當然,老板也不傻,禮品裝“香榧王”香榧一斤,就賣出了1萬元的天價。
香榧對環境十分苛刻,只生長在陰涼,空氣濕度大,且排水良好的低山丘陵,所以,香榧樹群居山野,根汲山泉,枝飲清露,桿覆苔蘚,自發清香,蟲蟻不侵。

下了山,就是榧王村,如圖所示,這個村子,完全沉浸在濃濃的榧香之中,從榧王村到我們的起點東溪村,一條新做的柏油路已通達,這一段路,自然不需要用腳走到終點,旅行巴士會來接我們。

二次堆漚后,清洗晾曬這關也馬虎不得,每天,榧農們只選擇早上十點之前,或者下午三四點之后晾曬幾個小時,這個度需要把握。
最后還有炒制,更是核心工序了,火候和經驗稍有不慎,便會功虧一簣,總之,每個工序都是步步驚心,匠心與運氣并存。

上了車,途徑香榧森林公園,據說這里有一個香榧文化會館,探險公園,和侏羅紀主題的香榧公園。

其中最“刺激”的一段,就是鐵索吊橋吧,站在180米高、250米長的鐵索吊橋上,俯視6000多畝的香榧林,尤其是紹興各縣的會稽山山區,有嵊州市谷來鎮,柯橋區稽東鎮,諸暨市趙家鎮等香榧產區。
這三處集中在一塊,形成了方圓約50多平方公里的千年香榧林景區,而香榧古道,自古因采收香榧運送香榧而出現的,我們走的,只是其中一條:諸暨趙家鎮的香榧古道。

事后,我又做了功課,發現網上大部分人走的香榧古道是:紹興雪竇嶺古道、月華山香榧古道環線,如下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