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是廈門沿海一個非常知名的游玩島嶼,這里的風景非常的優越,有著清新的感覺。之前由于疫情的原因整個景區進行了關閉防控,如今鼓浪嶼也宣布將在3月6日起正式恢復開放。
鼓浪嶼恢復開放
廈門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發布通告,自3月6日起,包括鼓浪嶼風景名勝區在內的廈門多個景點將恢復向公眾開放,廈鼓游客航線也將于同日恢復航行。
最新優惠
自鼓浪嶼恢復運營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對全國醫護工作者及其隨行直系親屬實行免費開放政策。屆時,碼頭過渡、國有景點和特色景點以及部分家庭旅館住宿都將免費。
優惠對象
據悉,此次政策的優惠對象為全國醫護工作者(包括港澳臺)。憑有效證件(醫師執業證書或護士執業證書)及其直系親屬(含隨行父母、配偶、子女)的戶口本、結婚證、出生證明等相關證明文件,均可享受此優惠。
具體優惠內容
1、過渡免費。符合條件的優惠對象可以免費乘坐鼓浪嶼過渡的相應航線,廈門輪渡有限公司將為符合條件的優惠對象開放“貴賓通道”,在購票、安檢與候船時提供服務。
2、國有景點及特色景點免費。鼓浪嶼島上核心景點包括菽莊花園、日光巖、皓月園、八卦樓風琴博物館、刻字館,特色景點包括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海天堂構、中國唱片博物館,都將對優惠對象免費開放。
3、部分家庭旅館住宿免費。鼓浪嶼島上部分家庭旅館將對參加湖北防疫等醫護人員提供一定天數免費住宿,其中包括市民耳熟能詳的部分“網紅”家庭旅館,旅館名單及預訂辦法將陸續在鼓浪嶼管委會官方網站公布。
三丘田碼頭
建于1840年之前,是鼓浪嶼最早的渡口之一,鼓浪嶼早期住民由此擺渡進出島。后來,碼頭發展成為貨物進出島的重要集散地。1985年之后,新碼頭啟用,舊碼頭逐漸廢棄。
船屋
由美國歸正教醫生郁約翰設計,建于1920年,建筑設計因地制宜極富創意,歐式風格,簡潔明快,形如一艘即將遠航的郵輪。
八卦樓
鼓浪嶼近代建筑的代表。由臺商林鶴壽籌資、郁約翰主持設計,始建于1907年。然而工程過于龐大,開支日漸不敷,最終工程未盡,林鶴壽傾家蕩產,無奈避走臺灣,后由日本人草草修整。
楊家園
在20世紀初鼓浪嶼的建房高潮中,1913年前后,菲律賓華僑楊忠權、楊忠懿兄弟向英國差會購得舊房一棟,拆除后陸續建成由四幢洋樓構成的楊家園別墅群。
番婆樓
由旅菲華僑許經權為孝敬母親而建,落成于1924年,造型華麗別致,特別是屋頂山墻上以西洋女王頭像的泥塑為裝飾,故街坊鄰里稱此樓為“番婆樓”。
大夫第
始建于清嘉慶元年(1796年),是鼓浪嶼現存最早的閩南紅磚民居,主人黃勗齋。黃勗齋生三子,長子黃琨石出仕,官至戶部監印,為四品京官,故宅院懸掛“大夫第”匾額,以示顯赫。
殷承宗別墅
1924年,殷承宗父親購得此地,并交由其大兒子殷祖澤設計,既有閩南石鄉特色,又有歐洲文藝復興風韻。1942年,著名鋼琴演奏家殷承宗出生于此。
褚家園
1932年,旅菲華僑褚嵩田回歸廈門,并斥資在鼓浪嶼建造這座結合南洋與閩南風格的寓所。1933年落成后,成為鼓浪嶼別具風格的風貌建筑。
菽莊花園
甲午戰爭后,清廷割讓臺灣給日本,臺灣富紳林爾嘉舉家內渡,于1913年在仿照臺北板橋別墅,參照江南名園而修建花園,取名“菽莊”,與主人的字“叔臧”諧音。
廖家別墅
建于19世紀末,后由廖氏兄弟買下。1919年,中國近代著名文學家林語堂與廖家二小姐廖翠鳳在鼓浪嶼舉行婚禮,婚后曾在此居住,故又稱“林語堂故居”。
海天堂構
建于1920-1930年間,由旅菲華僑黃秀烺和黃念億聯合購地建造,為五幢對稱式別墅群,以中樓為中軸線向兩側展開。設計博采中西文化之長,堪稱中西合璧之經典。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