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博物館是大家進行科普和文化學習的重要場所,但是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這里的開館時間也再一次的進行了延遲,暫時無法進行參觀預約,在疫情尚未完全解除危機之前也提醒各位減少外出。
廣東省博物館關于延遲開館的公告
尊敬的觀眾朋友:
根據當前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廣東省博物館自2月9日起繼續臨時閉館,恢復開放時間另行公告。
為豐富觀眾的文化生活,歡迎從以下途徑欣賞我館展覽,瀏覽文物信息。感謝您對我館工作的支持與配合。共克時艱,粵博與您同在!
廣東省博物館
廣東省博物館簡介
新館于2010年建成,是廣東省唯一的省級綜合博物館,廣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社會實踐基地。以廣東歷史文化、藝術、自然為三大主要陳列方向,分為歷史館、自然館、藝術館和臨展館四大部分。比較珍貴的展品有自然標本中的“須鯨骨骼”、“巨型孔雀石”和重逾五噸的“信宜玉石”等。
鎮館之寶
第一件寶物已經距離現在3500年了,這是一件西周時期的青銅器,名為信宜銅盉。在74年的時候在廣東省被發現。我們都知道廣東的降雨很多,在廣東地區的那些寶物很容易被腐蝕,但是這一件寶物出土卻完好無缺。這一件寶物的出土讓當時的專家都震驚了,所以說這一件寶物是鎮館之寶。
說起最大的那就是白玉鏤雕龍穿牡丹蓋鈕,不要看這個寶物的名字很長,他的體型也十分的大。這是一件元代的雕刻品,從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來在他的身上雕刻有牡丹還有龍。這件物品用的是新疆的立體雕刻技術,這也是當時最高超的技術了,讓我們對那個年代的雕刻水平有了更好地認識。
雪梅雙鶴圖。我們國家有很多的書畫藏品,但是很多的畫都在私人的手里面,在博物館里面收藏的只有極少數的精品。而這一張畫就是這里面的精品了。這幅畫創作與明朝,由當時畫花鳥的高人邊景昭所畫,由名字我們就可以看出這一幅畫里面的內容有兩只鶴,還有梅花。在那么多藏畫里面畫鳥獸的圖很少,而這一件就是一件精品,也是廣東博物館重要的藏品之一。
交通
乘坐886、18、293路至冼村路南站,即可到達
乘坐40、407路至廣州歌劇院西門站,即可到達
乘地鐵3號線至珠江新城站B1出口,向前行至廣州歌劇院,再沿臨江大道向東行200米;或地鐵5號線獵德站D出口,向前行至冼村路,再向左沿冼村路南麗思卡爾頓方向行約200米,即可到達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