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桂林游玩的小伙伴們想必也知道桂林是一個有著非常多少數民族的地區,各個民族在不同的時候也都有著各種不一樣的習俗存在,這也是桂林的魅力所在。那么什么時候去桂林進行旅游才更好呢?桂林又有哪些傳統佳節呢?
最佳旅行時間
每年9 - 11月是游覽桂林的最佳時間。此時降雨少,氣候宜人,江水水量適中,適合泛舟漓江。
“五一”和“十一”兩個黃金周,也是旅游的高峰期,住宿預訂和交通也較緊張,價格比平時也會有所上漲,建議最好避開這個時間。
4 - 5月
進入雨季,經常會下雨。漓江水位會漲,水流急且渾濁,不利于看倒影,不利于戶外活動。但此時氣溫不高,下雨時較涼爽,可以看到“煙雨漓江”的景色。
6 - 8月
雨季中期至末期,會有短時間強降雨。濕度大,氣溫高,比較悶熱。
9 - 11月
秋天是游覽桂林的最好時機。
12 - 2月
旱季,其中1-2月為枯水期,漓江可能封航。桂林北部山區比較寒冷,室內溫度低,體感陰冷。
建議游玩天數
2-4天。最基礎的行程安排是:第一天游桂林市區;第二天去可以泛舟漓江,晚上逛陽朔;第三天沿漓江逆流而上到楊堤,坐車回桂林。如果想游覽龍脊梯田,需要再安排1天。
穿衣指南
3 - 4月
春季。要備一件沖鋒衣,擋風又保暖。
5 - 6月
雨季。豐水、多雨、潮濕,盡管每日的最高溫度都在32攝氏度左右,但因濕度極大,雨季悶熱,最好穿清涼衣服,并準備雨具和防水衣物。
7 - 8月
盛夏。注意攜帶防曬用品。
9 - 11月
秋季。氣候宜人,少雨。適合穿著長褲、長袖單衣。
12月 - 2月
冬季。天氣陰冷,室內沒有暖氣,需準備抓絨衣、棉衣和相關取暖用品。
另外,桂林地區山水縱橫,最好穿平底鞋游玩。來桂林玩戶外的旅行者,建議攜帶舒適且防水的鞋,雨衣、防水袋等防水裝備,地圖和GPS設備,照明用具等。
桂林山水旅游節
時間:每年10 - 12月
節慶期間,桂林市內會舉行展示桂林風采的文藝晚會;開展山水風光、民俗風情、歷史文化等各種旅游新線路的推介和考察以及各種文化、藝術、娛樂等活動;舉辦各類展銷會、博覽會和交易會等。
侗族花炮節
時間:花炮節的日期在各個地方都不一樣,從正月到十月都有,三江侗族自治縣是農歷正月初三,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祿是三月初三,林溪是十月二十六。
桂林地區不少侗族居住地都有過花炮節的習俗。這天,侗族要放花炮,第一炮表示人丁興旺,第二炮是恭喜發財,第三炮是五谷豐登。花炮活動結束后,男女青年聚在一起奏蘆笙、跳舞。入夜,點燃篝火,有唱侗戲的,有自由對歌的,一片歡聲笑語。
壯族歌節
時間:農歷三月初三
三月三是壯族傳統歌節,又叫“歌圩節”、“歌婆節”。桂林市壯族居住地也極重視這個節日。分日歌圩和夜歌圩。日歌圩在野外,以倚歌擇配為主要內容。夜歌圩在村子里,主唱生產歌、季節歌、盤歌和歷史歌。
瑤族龍勝紅衣節
時間:每年農歷三月十五或四月初八
紅衣節是龍勝紅瑤同胞所特有的民族節慶日,一年一度,舉行于寨納(泗水鄉)或龍脊山下。有著悠久的歷史。這一天,你可以看到夜空下,在盤旋彎曲的梯田上,點點火把燃起的盛景。
壯族牛魂節
時間:農歷四月初八
牛魂節又稱脫軛節,流行在桂北龍勝一帶壯族山村。傳說這天是牛王誕辰。人們要給牛脫軛,刷洗身子,放牧到水草豐美的地方。牛欄要打掃干凈,鋪上干爽稻草。不準役使,更不準鞭打,還要給牛唱山歌,喂烏米飯。當天,要殺豬祭祀,村民們在廟里聚餐。牛魂節表現了壯族人民對耕牛的愛護和對農業豐收的期望。
資源七月半河燈歌節
時間:農歷七月十三日至十五日
農歷七月半河燈歌節,歷史悠久,是當地民間一年一度民族風俗傳統節日。每到七月半,以唱歌放燈寄托緬懷先人,消災避禍的情思。人們自發攜燈,沿河漂放,夜幕下燈光輝煌,形成“萬盞河燈漂資江”壯景。“七月半”時,到桂林資源縣城可飽覽桂北山區的鄉土民情。
苗年
時間:農歷十月的第一個卯日(兔日)、丑日(牛日)或亥日(豬日)
苗年是苗族傳統節日。苗年時間在桂林的各地均不同,但基本都在秋收結束以后。節日當天早晨放鞭炮,連放3炮,以示吉慶。節日期間,人們走親訪友,互致祝賀。有些地方伴隨舉行盛大的斗牛、賽馬活動。其中蘆笙踩堂活動最為精彩,通過踩堂,男女青年可以自由選擇情侶。
禁風節
時間:農歷正月二十日
這是桂林市苗年臨坪廟圩傳統節日。傳說遠古時,風神發怒,村寨受災。有神仙指點眾人,正月二十日禁聲禁風,祭祀風神,果然靈驗,這一天便成了禁風節。節前,人們用稻草扎些十字架,壓在田頭屋角,掛上屋檐。節日期間,禁止一切聲音,連晾衣服也只能鋪在草地上,為了避免人來人往弄出聲響,全寨人都離家到廟坪圩去過節。節日活動多姿多彩,敲鑼打鼓,舞獅唱戲,夜幕降臨時,對唱山歌。這個原是禁聲禁風的日子,變成廟坪圩一次歡樂的盛會。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