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有哪些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的旅游景點呢?在這里有哪些景點最能夠代表廣東歷史的發展和進步呢?下面就跟隨這小編的步伐,一起走進廣東的各大景區吧!
東華里
東華里,位于禪城區福賢路,100多年前,佛山城里的“第一街”,原名“伍楊街”,是佛山現存最完整的清代莊宅式府第建筑群組,具有典型的嶺南民居建筑風格,以清初聚居此地的楊族和伍族姓氏命名,其后兩族相繼衰落,房產逐漸轉賣與他姓,至清乾隆年間更名為“東華里”,至嘉、道年間,遷入駱氏家族,該族的駱秉章當時在朝中為協辦大學士、四川總督,曾對該里后半段北側宅第大加修葺改造,屋宇更為規整美觀。清末時,華僑富商招雨田家族又遷入該里,招氏為市郊瀾石石頭鄉人,初經商于佛山,后轉香港創“廣茂泰”洋行,發家成巨富后,將其東華里中段南側的宅第進一步改建裝修,遂成目前之面貌。
地址:禪城區福賢路
南風古灶
南風古灶景區內,匯聚了山公微雕、古作車拉坯、拍大缸、打草鞋等傳統工藝精華,又集合了舞獅、武術、粵劇、剪紙等民間藝術精粹,每天都吸引了大批來自全世界各地的人們,在這個世界陶文化圣地尋陶根,找陶魂,體驗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南風古灶景區內有全國重點保護文物、被稱為陶瓷活化石的南風古灶和高灶,五百年來窯火不絕、生產未斷,世界罕見,已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景區內還有林家廳、高廟偏廳等兩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及巨型陶瓷壁畫-古鎮陶源史畫、瑞龍獻寶、窯尾作坊、古窯映像、古灶榕風、古寮場等景點。游客觀光游覽之余,還可以參與玩陶、燒陶。石灣的陶藝自明清至今興盛發達,卓有成就、富有藝術才華的陶藝家也不斷涌現。如今,玩陶已成為都市的一種新時尚,到南風古灶參觀,由陶藝師傅親自教授陶藝制作,有助于陶藝愛好者開闊眼界、提高審美意識和掌握制作技巧。
地址:禪城區高廟路6號
祖廟.嶺南天地.黃飛鴻紀念館
佛山祖廟于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5年)始建,明洪武五年(1372年)重修,至清代初年逐漸成為一座體系完整、結構嚴謹、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廟宇建筑,祖廟供奉道教真武玄天上帝。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祖廟大修,形成今日的祖廟建筑群。其中孔廟建于清宣統三年(1911年),為清末民國初尊孔場所。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廣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廣東省中華文化傳承基地、廣東十個文明旅游景區示范點之一。
黃飛鴻紀念館坐落在佛山市區中心、著名旅游名勝地祖廟的北側,有一座兩層仿清代青磚鑊耳建筑,總占地面積五千多平方米,整個紀念館為兩層兩進深三開間仿清代鑊耳式建筑,內設陳列館、影視廳、演武廳、演武天井等。陳列部除了介紹黃飛鴻的生平事跡,還全面展示了近70年來圍繞黃飛鴻而產生的各種文藝作品以及上千件珍貴文物。籌建黃飛鴻紀念館期間,得到海內外有關人士的鼎力支持和幫助,他們為紀念館提供、捐贈了千余件有關黃飛鴻的歷史圖片和珍貴實物。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