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9年8月13日起,深圳鶴湖新居將免費對外開放啦!感興趣的小伙伴不要錯過啦!不過雖然是免費的,但是還是要憑借身份證登記入館哦!大家一定要記得帶上身份證。

2019年8月13日起,龍崗客家民俗博物館取消收門票,實行憑身份證免票入館制度

鶴湖新居看點
鶴湖新居總占地面積約25000平方米,包括月池、禾坪、圍屋三部分,系中國目前規模最大的客家民居建筑群之一,也是深圳現存300多座客家圍中,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一座

1996年被辟為龍崗客家民俗博物館。
1998年,鶴湖新居成為深圳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2年成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它由廣東興寧客家人羅瑞鳳,在清代乾隆年間開始興建,集生產、生活、防御等多種功能于一體

整座建筑由內外兩圍環套而成,中心為府第式三堂二橫,圍屋以祠堂為中心,閣、樓、廳、堂、房、井、廊、院、天井、過道等建筑互相關聯,隔而不斷,守望相應,有“九天十八井,十閣走馬廊”之稱


作為深港地區城堡式圍樓的典型代表,鶴湖新居集閩、贛、粵客家圍屋的精華,綜合了粵東北地區堂橫屋、圍龍屋和四角樓的要素,并雜糅許多廣府建筑元素,體現了客家文化與廣府文化的交融,是深港地區客家人智慧的結晶,也是他們開發深圳東部的歷史見證。

1996年,原龍崗鎮政府將鶴湖新居辟為客家民俗博物館,館內收藏各類客家家具、勞動工具、生活用品及族譜等文物400余件

基本陳列《客家生活起居室陳列》、《客家勞動工具展示》、《客家民俗風情展》等,較為生動地展示了客家先民勞動、飲食、婚嫁等諸多生產、生活場景

客家民俗博物館還收藏了1835年清道光皇帝賜羅兆雄(瑞鳳長孫)的大夫第匾等重要文物,該匾為木質,長201厘米、寬75.5厘米、高3厘米,正楷“大夫第”三字凸出平面,是客家民俗博物館鎮館之寶,1999年定為國家二級文物

小伙伴們,還不趁著周末/暑期的尾巴浪起來
游玩指南
地址:龍崗區龍崗街道南聯社區羅瑞合居民小組
門票:現在是10元,2019年8月13日起,取消收門票,憑身份證免票入館
開放時間:09:00—17:00(逢周一閉館)

交通指引
公交:乘坐公交到龍園路口下,隨后步行即可抵達客家民俗博物館
地鐵:3號線至南聯站下車,需步行15分鐘左右的路程,還是建議坐公交比較方便點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