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總是會舉辦著一些很是熱鬧的節日祭典,其中在歷史悠久,很是靈驗的淺草寺這里更是會舉辦很多的祭典,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淺草寺都有哪些熱鬧的祭典活動吧!
淺草寺金龍之舞
金龍之舞是淺草寺的代表活動。金龍之舞的由來,是源自淺草寺的山號。淺草寺目前的所供奉的觀音像,是從隅田川被打撈起的。而傳說當觀音像被打撈起的那一刻,現在淺草寺位置的天空有金龍舞動降落,隔天金龍出現的區域在一夜間成為千株松樹的森林(象征五谷豐收)。淺草寺也因此被稱為「金龍山淺草寺」。
金龍之舞每年會有兩次表演,分別是3月18日的示現會(觀音出現之日)和10月18日菊供養會(菊花供養會)。金龍會從淺草寺中由舞者高舉出現,之后來到淺草寺本堂的空地。
等到住持講解完金龍之舞的涵義后,舞者就會在音樂伴奏下,舞起金龍。金龍會一路追隨一顆金色的火球至本堂,就如同傳說著金龍現身的路線。
時間:每年3月18日、10月18日
淺草神社三社祭
三社祭祀節的正式名稱為「淺草神社例大祭」,是淺草地區最熱鬧的慶典活動,每年可吸引超過150萬人前來淺草朝圣。三社的由來其實是「三社大人」,指的是當初發現淺社寺觀音像的漁夫兩兄弟,與認出雕刻物是觀音像的僧人,為了感謝他們,因而在淺草寺旁建造了淺草神社,供奉他們。
三社祭為期三天。這段期間,淺草地區的町會都會抬出自己的神轎,隨著鼓聲與歌聲起舞,巡回淺草寺周邊。
而淺草神社平常塵封于寶物庫的三座神轎,也會在此時隆重登場。三座神轎會由眾信徒輪流抬起,巡繞整個淺草區域,最后在眾人吆喝聲與音樂聲中,回到淺草寺本堂。
神轎不是人人都有資格抬,但只要一抬人人都想表現,而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渾身刺青的黑道大哥了。日本人對于刺青相當敏感,公共澡堂是不許刺青人士進入,而只有在三社祭,他們才有機會將渾身充滿魄力的精細圖案攤在陽光下,享受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
而許多刺青人士大多跟幫派有關,為避免引發沖突,每年三社祭東京都會動員大批警力,而2016年因為三社祭原定日期與G7(七大工業國組織)東京會議撞期,警力不足下,三社祭因而被迫提前一周舉行。
除了大人抬神轎,另外也有小朋友限定的小型神轎。迷你版的神轎陣容,除了讓孩童可以一起同樂,更能讓他們從小對傳統文化能有更多認識與認同。
時間:每年5月的第三個周五到周日。
淺草森巴嘉年華游行大會
古色古香的傳統淺草地區,卻有著超跳tone的熱情森巴舞!這個看似突兀的大型活動其實已經舉辦了34年,而且是為了讓淺草重生而辦的。
在1980年代,淺草不像過去那般熱鬧,為想辦法讓淺草找回過去的活力,由日本喜劇演員伴淳三郎提議,以熱情的森巴舞為淺草重新注入新生命,結果大成功。
現在每年的森巴嘉年華游行大會,可以吸引50萬人前來觀賞,而參加隊伍無不花費心思,爭奇斗艷。
不分男女老少,大家都沉浸在嘉年華會的歡樂氣氛中,每個人臉上洋溢著最真誠的笑容,森巴真的為這古老地區注入了新生命。
時間:每年八月底周末,為期兩天
鷺神社酉之市
11月,日本稱之為酉月,而在此時舉辦的活動稱為「酉之市」。有個「市」表示這真的是個市集,販賣祈求商業發達、商運亨通的吉祥物「熊手」。而酉之市的起源地,就是淺草的鷺神社。
傳說過去日本武尊出征之際,曾在鷺神社前祈求勝利,后來果真戰勝歸來,便將當時作為武器的熊手裝飾在神社前的松樹上,慶祝勝利。而那一天也就成為了酉之日。
而所謂熊手,就是竹子做成的掃把,過去前端發散像熊爪的部分是以金屬制成,因此在平安時代曾做為武器使用,而現在則作為祈求商運的源起物。在酉之市,你可以看到許多人扛著華麗熊手,將一整年的好運帶回去。
熊手做工精細,各種尺寸皆有,而且價格不斐,大熊手動則10萬日幣以上,小型的也要1~2千日幣,越是大型的企業熊手就越大,而當熊手賣出時,店家還會一邊拍手一邊唱祈求好運的口號,吆喝聲此起彼落,相當熱鬧!同時周圍還有小吃攤販,走累了還能稍微休息,祭祭五臟廟喔。
時間:每年11月,共兩天。
淺草寺歲之市(羽子板市)
歲之市,又稱羽子板市,是從江戶時代傳承下來的傳統市集,也是東京最古老的市集。
每年歲末年終舉辦的歲之市,販售著許多年節用品,羽子板便是其中之一。羽子板可以說是日本的羽毛球拍,但是打的是有羽毛裝飾的毽子,現在已轉變成年節吉祥物。
羽子板做工細致,多以人物像做為主題,且材料講究,人物所穿的衣服質料,是選用真的和服絹布制成,頭上的發簪裝飾,也是使用傳統發簪制法,因此人物立體、栩栩如生。
羽子板的人物主題不僅僅是傳統人物,常與時事結合,所以也可以看到當年度的風云人物主體,與受歡迎的動漫角色,古今結合,相當有趣。而漫步在點燈的淺草寺里,更能感受日本濃濃的過年氣氛呢。
時間:每年12月17、18、19日,共三天
好了,大家收好這些信息,淺草寺的這些祭典活動歷史悠久,且文化深遠,很是熱鬧,大家要是趕上了不要錯過參加啊!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