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旅游回家,帶一些紀念品是無可厚非的,可是有些地方不是所有的東西都是允許大家帶回家的,比如說今天小編要來給大家介紹的長島,這里很受大家喜歡的秋石就是不可以帶的,具體什么原因,我們一起來看看!
球石介紹
長島球石即海灘卵石,月牙灣、大欽島等地常見,當地俗稱“雉鳩蛋”“鋼石蛋”,質堅如鋼,形狀似蛋。球石成因較為復雜,既有地質結構變遷的因素,又有大自然外力的作用。外在成因主要是海蝕作用,海岸礁石長期受海風的侵蝕和海浪的擊打,逐漸崩塌滾落海中,在巨浪、潮汐、旋渦暗流的作用下,海水攪起泥沙、石塊,使它們相互摩擦碰撞,年復一年,石塊被磨掉了棱角,磨平了表層,磨圓了體態。
這樣形成的球石大多為橢圓或扁圓形,大者如卵,小者如珍珠,色澤絢麗多彩,有的石頭花紋精美,圖案豐富,不免讓人心生喜愛,于是帶幾塊石頭回家做紀念成為不少旅行者的常規操作。
球石早在宋代就受到文人雅士的喜愛,蘇東坡在其雜記中對此多有闡述。上世紀80年代后,長島球石受到關注,涌現出一大批長島球石收藏者和研究者。90年代后,長島球石在各級石展上頻頻獲獎。
為什么不讓撿
球石經過大海成年累月的沖刷才展現在世人面前,它是不可再生的資源。此外,球石灘也是漁民們的重要生產場所。“大欽島的海帶全國聞名,不僅因為這里水質好,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在球石灘上曬的,球石灘上曬的海帶,既沒有沙土又通風透氣,這樣海帶才會曬得好。”長島當地漁民稱,每到海帶收割季,整個球石灘上會鋪滿海帶。
多年來,許多愛石者以及游客進島拾撿球石,導致球石資源流失。為防止長島的海洋生態遭破壞,長島不少島嶼已經開展了針對球石的保護行動,在一些景區、沙灘上設置提示牌呼吁游客“不要拾撿球石”,或者是指派人員對球石進行看護。
在長島縣大欽島鄉的東灘上,就有一位守護球石的獨臂老人,他叫孫家勝,從52歲開始守護這片球石灘,這一守就是25年,風雨無阻,沒有請過一天假。25年間,孫家勝“鐵面”守護球石灘,人們稱呼他是球石灘上的“一把手”。
可以帶回來嗎
不可以撿,也不可以帶走!
7月26日,山東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山東省長島海洋生態保護條例》。
《條例》明確了禁止從事的破壞海洋生態的行為,其中就包括拾撿、帶離或者擅自采挖球石一項,如違反本條例規定,拾撿、帶離球石的,由長島試驗區管理機構責令改正,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拒不改正的,并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并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
據了解,《條例》是山東省第一部海島生態保護的創制性立法,將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
這些原因大家了解了,保護大自然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大家想必這個夏季已經見識了炎熱了,據專家說這就是溫室效應的結果的,也是和我們不好好保護熱愛自然有關的,所以大家一定要記住保護大自然的環境啊!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