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馬上就要來了,上海這里即將舉辦著豐富的展覽活動,這些展覽活動,不僅可以豐富著我們的知識,還是我們旅游的選擇方式之一,可以更好了解這個地方的文化,那么,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上海七月的展覽信息吧!
丹尼爾·阿爾軒:現在在現
時間:06月29日-10月24日
地點:上海浦東新區祖沖之路2277弄1號 昊美術館
費用:¥120元
現居紐約的藝術家丹尼爾·阿爾軒的美學圍繞其關于“虛構考古”的概念而展開。通過在雕塑、建筑、電影等領域的工作,他創造并詮釋了空間和情境中的曖昧區域,并進一步提出作為未來遺物的當下這一概念。
展覽 “現在在現” 是丹尼爾·阿爾軒為昊美術館上??臻g而特別構思。展覽將延續藝術家對建筑和人體關系的探索,同時昊美術館將被轉換為一個模糊了當下與未來、現實與想象邊界的空間。
《生在宇宙》 中國航天藝術科技大展
時間:6月6日-7月14日
地點:上海浦東新區楊高中路2100號
費用:¥58元(單人早鳥票)
想看航天大件只能通過電視和書本嗎?不,現實生活中你也可以近距離接觸了。這次展覽體型1:1“天和”核心艙將大尺寸降臨展廳!所帶來的震撼,無異于魔都上空驚現“UFO”。
占地面積最大的270度太空艙影院,將展示中國航天60年的發展歷程。另由新媒體藝術家參與打造互動的沉浸式作品,穿越“時空隧道”,飛越水晶銀河,遨游在太空之中,五大炫酷主題,帶你離開地球表面!
馬克·布拉德福特:洛杉磯
時間:7月27日-10月13日
地點:上海徐匯區龍騰大道3398號 龍美術館
費用:免費
本次展覽將展出美國藝術家 Mark Bradford的抽象繪畫、拼貼畫和雕塑作品,探索藝術家的實踐在過去10年的演變,展現他對社會矛盾的獨特考察。
展覽借用龍美術館一樓開闊的空間,首次在美國之外展出作品《密特拉》(Mithra,2008)。這件作品由卡特里娜颶風殘骸中的風化木板制成,展現仍生活在災后創傷之中的社區所經歷的試煉,蘊含了希望與絕望、社群與沖突等主題。
石上純也:自由建筑
時間:07月18日-10月07日
地點:上海黃浦區花園港路200號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費用:待定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與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共同推出日本新銳建筑師石上純也的中國首次個人展覽“自由建筑”,此次石上純也根據PSA的場地進行了全新的展覽設計。展覽將囊括“神奈川工科大學KAIT工房”、“住宅與餐廳”、“森林幼兒園”等20組建筑項目。
此外還將通過大尺度的模型、建筑手繪、設計手稿、影像資料等方式,向觀眾揭示建筑師實現理念的過程與細節。展覽名為“自由建筑”,表達了石上純也從不囿固于傳統的形式與方法,自由自在、游刃有余地探索與更新建筑的全新定義。
“時光之眼”藝術大展
時間:5月24日-8月23日
地點:上海閔行區漕寶路3055號 寶龍美術館
費用:¥128元起
這場以宇宙為主題的沉浸式新媒體藝術展,在多媒體數字技術的加持之下,藝術與媒介的界限被完全打破,宇宙、星云等系列作品化靜為動,形成氣勢撼人的空靈場域。身處其中,觀眾成為星空的一部分,與天地大氣共同吐納。
以“繁星若塵”、“混沌初開”、“時光探尋”、“我的星球”及“漫步星際”五個單元為主線,用視覺藝術的方式映射人生浮沉。兩個特別的互動單元“光幻綻放”和十二星座,為觀者布置了交疊錯落、不可言說的視覺圖景。
炎夏之愛
時間:6月8日 - 8月9日
地點:上海市徐匯區龍騰大道2555-1 上海攝影藝術中心
費用:¥40元
那個在愛情面前小心翼翼又躍躍欲試的八十年代,浪漫的愛情在社會中始終被處于次要的位置,如今隨著經濟發展,我們舉目可見的表達愛情的方式千態萬狀,婚紗照攝影無疑是婚姻社會儀式的絕佳證明,但那是愛嗎?
本次展覽將展出4位攝影師劉香成、馬良、奧利維亞·馬丁-麥奎爾和戴建勇的4個系列項目,《春天的愛》、《我的移動照相館》、《中國式愛情》與《朱鳳娟2008-2015》,他們以各自獨特的視角和藝術語言解讀了中國人對愛的表達方式。
捷克玩具奇遇記
時間:6月27日- 8月11日
地點:上海黃浦區花園港路200號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費用:免費
本次展覽由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設計中心 psD與捷克中心共同舉辦,通過29件繪畫與裝置作品回顧捷克玩具工業的發展。這亦是捷克的玩具及設計首次大規模在中國展出。
展覽共分為兩個板塊,第一板塊展出捷克知名玩具設計師的代表作品,梳理捷克玩具自1919年至今的發展歷程。第二板塊則聚焦藝術家彼特·尼蔻(Petr Nikl)對母親、捷克知名玩具設計師里布舍·尼科洛娃(Libu?e Niklová)作品的再創作。
百物曲群展 An Opera for Animals
時間:6月22日-8月25日
地點:上海黃浦區虎丘路20號 上海外灘美術館
費用:¥50元
本次展覽由上海外灘美術館與香港 Para Site藝術空間共同舉辦,將展出54名藝術家的作品,包括手藝人、治療師、教師、研究者、電影制作人、舞蹈編導、活動家、詩人以及視覺藝術家等,以此挑戰藝術與其他領域間明確邊界。
「百物曲」以歌劇的不同形式與發展興衰作為楔子,透過觀察世界舞臺上不同的文化和知識系統,討論殖民時代早已消亡的當下,一幕幕保護文化異質性的抗爭如何上演。
好了,大家收好這些七月份即將舉辦的展覽信息吧!希望大家可以在上海度過一個充實的七月!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