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遞進,朝代更替。上百年的時間也有名琴留存于世間。好琴留存于世真的是非常稀少,現留存的唐琴被視作是至寶。在中國園林博物館近期有11件古琴展出,其音質絕佳,非常值得細細探究。
中國園林博物館展覽信息
11件(套)珍品古琴新亮相
活動:清微澹遠——中國古琴文化展
時間:即日起至8月25日
地點:園博館三號臨展廳
內容:
古琴作為“華夏正音”,是我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2003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準中國的古琴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2006年5月20日,古琴藝術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堪稱當之無愧的中華文化瑰寶。
亮點:
此次展覽展出包括唐代古琴“清角”、宋琴“飛鳴吟”在內的歷史珍品11件(套),通過“絲桐春秋”、“良質善斫”、“妙指正心”以及“居園聽琴”四個單元向觀眾呈現古琴的發展、斫琴的工藝、演奏的技藝、古琴與園林等藝術的融通。
參與:
園博館免費,園博館臨時展覽、文化活動等動態可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園林或中國園林博物館查詢,可也通過中國園林博物館官方微信小程序及微博查詢。
十大亮點 呈現精彩展覽
1.首次以園林視角來表達居園雅境與古琴大美的山水情懷;
2.以國寶級名畫《聽琴圖》等為依據,恢復經典古琴藝術空間,并收集古香譜記載原料進行復原,讓觀眾領略《聽琴圖》所繪千年前焚香撫琴時的原味道;
《聽琴圖》 傳北宋·宋徽宗 趙佶繪
3. 向觀眾展示唐、宋、元、明、清各朝代傳世古琴實物;
4.通過古琴文化與“鐵琴銅劍樓”傳世鐵琴的復制與鳴奏,展示古老的古琴文化藝術中的家國情懷;
5.將第一次大規模的展示“古琴全元素的文創品”,設計了多種適合各年齡階段學生們和各界人群喜愛的古琴文創互動和琴文化普及形式;
6.通過攝影師的鏡頭,在多家北京園林中采集“攜琴訪友”“撫琴”“聽琴”“調琴”“停琴懷古”“論琴傳譜”等場景,重溫“雍正十六雅事圖”“對月鳴琴”的雅趣,與此同時,了解北京園林、了解中國傳統琴人生活、了解中國式雅致;
《雍正行樂圖·竹林撫琴》
7. 展覽期間將舉行“游園創意雅集、古琴雅集、漢服攜琴游園攝影活動”以及“對話園林”“博園之夜 對月鳴琴”古琴主題音樂會,古琴文化講座等一系列的“傳統文化惠民活動”;
8.將“園博六景”引名入琴,創造園博園新人文內容,六景化琴分別為:1、暢園春雨2、片石古韻3、余蔭秋聲4、半畝映雪5、柒霞疏星6、塔影霜鐘;
9.為了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開幕式現場將有70位琴者共同撫奏古琴曲“祝福祖國”。
10.開展當天舉辦漢服游園會,攜琴游園領略傳統國風,感受詩意園林。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