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相思樹一般是在5月份開始開放,說起廈門跟相思樹的關系,那是一點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在廈門這種樹種有著不少,相思樹還曾經一度成為廈門的市花,咱們一起去了解一番。接下來隨我去看看。
廈門相思樹
觀賞時間:5月
觀賞地點:狐尾山、東坪山、云頂山、廈大思源谷、梧村山、五老峰、翔安區新圩鎮后埔村、上李水庫、東渡路等
相思樹介紹:
相思樹是廈門人的老朋友了,相思樹又名臺灣相思樹、相思仔。根據《中國植物志》,相思樹是常綠喬木,產于我國臺灣、福建、廣東、廣西、云南,野生或栽培,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斐濟亦有分布。本種生長迅速,耐干旱,為華南地區荒山造林、水土保持和沿海防護林的重要樹種。材質堅硬,可為車輪,槳櫓及農具等用;樹皮含單寧;花含芳香油,可作調香原料。
廈門狐尾山、東坪山、云頂山、廈大思源谷、梧村山、五老峰等山體,漫山遍野的小黃花掛滿樹枝,就像披上了一層的黃金甲,在綠林中脫穎而出。一串串相思樹花連著枝葉,黃花綠葉相依相偎,金燦燦的亮黃與陽光相襯,溫暖人心。在廈門島內相思樹也至少有近百年的生長歷史。
廈門最老的相思樹:
翔安區新圩鎮后埔村大倫頭山上有一株樹齡260多年的相思樹,可能是目前廈門地區已知的最古老的相思樹
相思樹是廈門人的老朋友。在翔安區新圩鎮后埔村大倫頭山上,還有一株樹齡260多年的相思樹,可能是目前廈門地區已知的最古老的相思樹。而在廈門島內,相思樹也至少有近百年的生長歷史。廈門市植物園副總工程師陳恒彬介紹,早在1922年,植物學家就在廈門島內采集并制作了相思樹標本,目前,這些標本收藏在廈門大學植物標本室和中國科學院植物標本室。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由于戰火以及人們山上砍柴等原因,廈門島內的山基本成了光禿禿的荒山。上世紀50年代末至70年代,廈門開展了轟轟烈烈的造林綠化行動。那時造林用的樹種,以馬尾松和相思樹為主。這兩種樹適應性強、耐旱耐貧瘠、生長迅速,很快就讓廈門島披上了綠裝,對環境保護、水土保持、改良土壤、防治自然災害等,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據了解,目前廈門島內山上的相思樹,基本是那個年代種植的。
相思樹與廈門的淵源:
1.廈門最普遍的綠化樹: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由于戰火以及人們山上砍柴等原因,廈門島內的山基本成了光禿禿的荒山。上世紀50年代末至70年代,廈門開展了轟轟烈烈的造林綠化行動。那時造林用的樹種,以馬尾松和相思樹為主。這兩種樹適應性強、耐旱耐貧瘠、生長迅速,很快就讓廈門島披上了綠裝,對環境保護、水土保持、改良土壤、防治自然災害等,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目前廈門島內山上的相思樹,基本是那個年代種植的。
2.差點成為廈門市樹
1986年,廈門在評選市樹時,臺灣相思樹得票率僅次于鳳凰木,差點就當選為廈門的“市樹”。
最終“市樹”的投票結果:鳳凰木 獲得5484票,占總票數的51.9%;臺灣相思樹 票數達到3500多票,占33.5%。
3.廈門記載相思樹歷史悠久
在廈門島內相思樹也至少有近百年的生長歷史。早在1922年,植物學家就在廈門島內采集并制作了相思樹標本
相思樹象征忠貞愛情,相傳,相思樹為戰國宋康王的舍人韓憑和他的妻子何氏殉情后所化生。因此,人們普遍把相思樹看作是忠貞不渝愛情的象征。花開了,快帶上你相思的人一起去看相思樹花海吧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