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的廁所其實是很少的,但是要說的歐洲一些國家不是沒有廁所,現在小編就來和大家說說關于這方面的一些相關信息,大家可以了解一下關于廁所的問題呢。
1)歐洲公廁多不多?干不干凈?
比較少,基本沒有免費公廁(除機場和市內小型火車站外)。我住在羅馬,感覺是西歐各國中廁所比較多的城市,中心城區內半徑500米之間會有一個公廁,采取自愿繳費和強制繳費兩種,價格從50歐分到1歐元不等,干凈程度比國內公廁好不少,異味不重,尤其是強制繳費的1歐元廁所。
總的來說,歐洲的公共廁所因為收費高,干凈程度要比國內好不少。并且以我個人經驗而說,各式廁所的潔凈程度如下:國外私人經營的高檔公廁=國內豪華商場的廁所>Bar里的廁所=國內普通商場里的廁所>西方的國有收費公廁>無人看管的自動收費公廁>火車站免費公廁=國內公廁>站廁=上海地鐵站月臺上的公廁。我要舉報,作為上海人,上海地鐵站月臺上的廁所,是我見過的最臭最臟的廁所,國內的旱廁都沒那么臭!
2)歐洲人怎么解決方便問題?
為解決方便問題,公廁不是唯一選項,一般來說我們去Bar和Tabac上廁所,花0.8-1.5歐元的價格喝杯咖啡或買個飲料,再用一下廁所,而且bar里的廁所要比外面的公廁干凈多了。這是歐洲人習慣了的一種生活方式。我們會發現歐洲的公共廁所往往出現在游客密集區域,而在游客較少的地方,咖啡館、酒吧和煙草店承擔了公共廁所的作用,尤其是在意大利,人一天上廁所的次數大概與喝咖啡的次數持平。另外,如果真的想上公廁,除了靠腦子記,還有專門的APP,羅馬廁所APP如下
對男性而言,歐洲某些區域還保留站廁,干凈程度就不用談了,很差很差,當然是不收費的。比如在那不勒斯就保留著一些站廁,北方的幾個國家也有,總體數量不多。
3)為什么歐洲公廁少?
分析問題時,我們應該去除次要原因,談主要原因。最高票答主說屎尿在歐洲沒有經濟價值,因此公廁不普及,該論點是不充分的,只能證明在一段時間內歐洲沒有普及公廁。而最重要的,即今天歐洲仍沒有普及公廁則無法證明。同時,該論點也無法證明中國為何普及了公廁。以下,以最高票答主提出的論點,分步理清該問題的主要原因。
3.1)屎尿只在中國具有經濟價值嗎?
答案是否定的。在歐洲,屎尿也具備經濟價值。歐洲有一句拉丁諺語“錢不是臭的”,說的就是屎尿問題。公元70年上下,古羅馬皇帝維斯帕先首征尿稅,此舉震驚一時,連他的兒子提圖斯都認為不妥。盡管屎的經濟價值在歐洲一直不高,但尿是很有價值的產品。尿的功能如下:1)毛皮料洗劑;2)漂白劑;3)染劑;4)牙尿(起潔牙作用);5)生產火藥的一種原料。從古羅馬一直到19世紀的歐洲,至少尿都具備一定的經濟價值。換言之,屎尿交易在歐洲同樣存在,因此以屎尿沒有經濟價值作為歐洲少有公廁的原因是不充分的。
3.2)歐洲沒有廁所習慣隨地大小便嗎?
屎尿少有經濟價值的論據不能必然導出歐洲人習慣隨地大小便,就連歐洲的貴族都因室內沒有廁所而習慣隨地大小便,更是無稽之談。因為,隨地大小便的主要原因不是屎尿的經濟價值,也不是室內有沒有廁所,而是喜不喜歡潔凈的生活方式。換言之,室內沒有廁所也可以不隨地大小便。
那中世紀以來的歐洲室內有廁所嗎?答案是有的,甚至我們可以從古畫中看到當時歐洲人如廁的樣子。在歐洲繪畫中,有一個畫題就是廁所,那是一種綜合了排便、梳妝和談話的空間。英語中的廁所toilet,正起源于法語里toillette,也就是上述空間。
說歐洲貴族全都隨地大小便,是不正確的,我們只能說他們方便以后,無法及時排污,收集堆肥而已。并且,對歐洲古代貴族來說,供他們拉屎撒尿的座椅并不少,各式各樣都有,完全沒必要在房間里隨地大小便。比如下面這些。
我還想說明的一點是,盡管我國古代存在室內使用的沖水式馬桶,但在絕大部分地區的室內生活空間,我們仍然是用要倒的那種普通馬桶或尿壺(主要是起夜時用),而非旱廁或沖水式馬桶。不過,我們可以說古代中國的城市居民在上廁所的問題上接近或等于歐洲古代貴族的如廁質量。因為,歐洲古代老百姓自家的廁所,既危險又很臟,幾乎是家住糞堆旁的即視感(不是糞坑,因為糞坑可以用來發酵堆肥)。
在古代繪畫中,私家廁所是這個樣子的,少許有寫夸張,但差不多是這個形式。另外我們在下文中還能看到這種形式的廁所有時還是公共廁所。如果你在歐洲,尤其是北歐,看到下面這種建筑結構,要注意你走到了馬桶正下方。
總結:
1)古代歐洲自中世紀以來缺少公廁的原因是,下水道棄置和不重視城市公共衛生條件;
2)近代歐洲人批評中國公共衛生條件差、缺少廁所的原因是,近代歐洲重要城市的發達下水道系統的建成使用和抽水馬桶的發明普及;
3)古代中國的公廁、下水道設施和城市公共衛生條件遠優于歐洲;
4)現代歐洲缺少公廁的原因是,城市人口密度相對較低、生活方式差異和用人成本高。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