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不少游客而言說起溪口蔣氏故居,人們還是相當感興趣的,尤其是爺爺們這一輩的人,對于戰爭片更是相當的喜歡,而這個地方的美景總是能夠吸引著不少人前往,我就是其中一人,帶著好奇心而來。
蔣氏故里主要包括文昌閣、小洋房、豐鎬房和玉泰鹽鋪(那個宗祠是后建的)。建議朋友們在來瞻仰蔣公出生地前先做足功課,不然就建議在當地請個導游。在這一類人文景點走馬觀花除「到此一游」外,基本是沒有什么意義的。導游費用大致在2小時100元左右。

進入武齡城門后是一條臨河大街,景點都分布在街邊。街上有當地特產店鋪和蹬三輪的車夫在攬客。我們先去蔣氏宗祠。從蔣氏宗祠出來,就到了豐鎬房。豐鎬房是蔣氏故里的主要部分。蔣氏家族的核心部分都在這里。它是蔣經國的出生地。蔣介石結發之妻蔣經國生母毛福梅和蔣介石母親王彩玉的住所。日本飛機轟炸溪口時,前妻毛福梅也是殉難于此。宋美齡跟蔣介石回鄉探親時,也居住在此。

文昌閣原祭奉文昌帝君,蔣公于1925年重建后成為其與宋氏的私人別墅(請出神靈自己住這事也就蔣某人敢做,不過也可能是蔣公信基督的緣故)。閣前的水泥塔是當年專門給宋氏修的自來水塔。原閣已于1939年雙十二那天被日軍飛機炸毀,目前的建筑是1986年重建的,也是目前蔣氏故居中4個主要紀念景點中唯一一個新建的文物。

從豐鎬房出來往西走就到了玉泰鹽鋪。蔣介石是在玉泰鹽鋪二樓出生的。他家是鹽商,家境不錯。但蔣介石不太喜歡做生意,他和哥哥分家時,玉泰鹽鋪就由哥哥來掌管。 玉泰鹽鋪曾經被一場大火燒毀,現在的玉泰鹽鋪是后來建的。
從玉泰鹽鋪往回走到武齡門就到了文昌閣。文昌閣是蔣介石下野后,離開南京回到溪口后建的別墅。他和宋美齡隱居在此。說是隱居其實還是國民政府的幕后操縱者。有大量的電文、命令從這里發出。
文昌閣下邊是小洋樓。小洋樓是當年蔣經國,取了蘇聯的夫人回國后,居住的地方。蔣經國在蘇聯受了馬列主義教育,還加入了共產主義青年團。蔣介石很生氣,讓他住在小洋樓里反省、學習轉變觀念。并補習中文。
從小洋樓蹬上武齡城門,下去就到了武嶺學校院內。蔣介石尊母命捐資創辦的學校。學校校舍占地面積很大,禮堂很大。溪口蔣氏故里景區全部轉下來兩個小時足以。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