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作為首條串聯起大運會主場館的快速公交K6線,已經在本月13日正式開行了,由雙橋子公交站開往龍泉驛同安公交站,時速最快可達50公里,是成都“最快的”快速公交線路。
快速公交K6線
之前,成都已經開行快速公交線路12條,日均載客量達45萬人次。成都已形成“環+放射”的快速公交網絡,可有效覆蓋軌道交通盲區,高效接駁公交地鐵,全面覆蓋5+1區域與部分近郊區。
1、全線13個站點(首期開通運營9對站)
最高時速可達50公里
車廂外
此次K6使用的公交車為12米的“中海豚”新能源公交車,車身造型呈流線型,外表為紅色涂裝,為二環快速公交18米海豚公交車的縮小版。
車廂內
車廂內的座椅從傳統硬質塑料椅改成了真皮座椅,座椅上增加了扶手、安全帶;座椅靠背角度可自行調節,大大提升了乘坐舒適度;座椅背后設置有杯架、小桌板以及舒適的腳踏,細節處更加人性化。
除了座椅升級,公交車內還在前排扶手、每排座椅下部加裝了USB接口,方便乘客充電使用;車輛后門上部的行車線路圖,由過去的海報換成了顯示屏,將更方便讓乘客了解到前方車站信息。
快速公交K6從雙橋子公交站出發,沿蜀都大道一路向東串聯起塔子山公園、大運會主場館等地,最終抵達龍泉驛同安公交站。
K6全線設置站點13個(首期開通運營9對站),其中BRT站點9個,除去首末站和雙橋子南站外,全程只設匯源北路一處地面站。K6線的最高時速接近50公里,開行后將是成都最快的快速公交線路。
2、成都已開行12條快速公交
高峰單向客運量與輕軌相當
目前,成都已經開行快速公交線路12條,日均載客量達45萬人次。“環+放射”的快速公交網絡,總里程達到295公里。有效接駁常規公交和軌道交通,實現中心城區基本全覆蓋。
來自市公交集團的數據顯示,成都單條快速公交高峰時段單向客運能力超2.5萬人次/小時,客運量與輕軌相當。
快速公交可以有效解決出行高峰遠距離、較大客流出行需求。通過快速公交線路及軌道交通的相互轉換,可實現中心城區內各主要片區之間方便快捷可達。
除了快速公交,實現軌道交通和地面公交的“二網融合”則是提升通勤效率的又一有效舉措。
目前,成都實現地鐵首末班車時間與接駁公交運行時間相匹配,雙方進行運營數據互通,并利用大數據分析,根據線路客流出行規律,對包括55路、90路、417路在內的21條與迎暉路、衣冠廟等地鐵站點相接駁的干、支、微、社區巴士等公交線路運營時間進行延時。與此同時,雙方已全面梳理所轄區域內接駁地鐵的公交線路情況,結合持續開展的客流情況調查,在部分地鐵站點推出14班早高峰“高頻率車”,進一步方便市民實現公交、地鐵“無縫銜接”,降低市民出行強度和通勤時間。
K6線路概況
起訖點:雙橋子公交站——同安公交站
線路走向:雙橋子公交站發出,經蜀都大道雙桂路、匯泉北路、通源街、匯聚路、通匯街、匯泉北路、蜀都大道雙桂路、迎暉路、蜀都大道東一段、龍都北路、聚果路至同安公交站;返程:由同安公交站發出,經聚果路、龍都北路、蜀都大道東一段、迎暉路、蜀都大道雙桂路、匯源北路、通匯街至雙橋子公交站。
站點設置:雙橋子公交站(單邊,地面站)、雙橋子南(地面站)、匯源北路(返程單邊,地面站)、塔子山公園(BRT站)、五桂橋(BRT站)、迎暉路(BRT站)、邛崍山路(BRT站)、和錦路(BRT站)、省醫院東院(BRT站)、洪河立交(BRT站)、東安湖(BRT站)、桃都大道(BRT站)、同安公交站(地面站)。
收出車時間:06:30—21:30
票價:普通車一元,空調車二元,刷卡(電子錢包、次數)有效,并享受兩小時內三次免費換乘。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