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石窟是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的一個景點,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龍門石窟歷史是非常悠久的,文化底蘊深厚,是我國石窟藝術的大寶庫,這也是去洛陽旅游的必去景點之一。時隔50年,龍門石窟奉先寺再啟大型保護工程,詳情請見下文。
2021年12月6日,河南省洛陽市,龍門石窟奉先寺大型滲漏水治理和危巖體加固保護工程啟動,這是20世紀70年代奉先寺進行保護修復工程以來,首次進行的大型保護工程。奉先寺位于龍門西山南段,是龍門石窟開鑿規(guī)模最大的摩崖像龕。奉先寺坐西面東,東西進深約38.7米,南北寬約33.5米。九尊造像各具形態(tài)、形神兼?zhèn)洌砹酥袊拼袼芩囆g的最高成就,是東方佛教藝術的典范,也是洛陽乃至河南的名片。
當天上午在奉先寺看到,石窟前區(qū)域已搭建起20余米高的腳手架,仍在搭建施工中。腳手架中間,露出盧舍那大佛的周身,可供游客游覽、拍照留念。據(jù)龍門石窟研究院院長史家珍介紹,作為龍門石窟規(guī)模最大、藝術最為精湛的摩崖型群雕,奉先寺長期受到滲漏水、巖體開裂、微生物等因素影響,本次保護工程將對相關病害開展治理,有利于文物的長久保存。
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和全國重點文物單位,龍門石窟任何一項保護性大型工程,都要報國家文物局批準,嚴格按照項目立項、勘察、設計、方案審批、工程實施等環(huán)節(jié)開展,現(xiàn)已進入施工階段。本次工程就是按照2021年度國家文物局和河南省文物局批準方案實施的,這是20世紀70年代奉先寺進行保護修復工程以來,首次進行的大型滲漏水治理和危巖體加固保護工程。
該工程的重點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滲漏水治理,即根據(jù)奉先寺地質狀況、裂隙分布、滲漏水病害發(fā)育程度等因素,對奉先寺西壁、南壁、北壁和周邊區(qū)域進行治理;二是危巖體加固,對奉先寺壁面和周邊山體危巖體采取加固措施,并定期維護清理,提高巖體的穩(wěn)定性,保護文物和游客安全。“奉先寺保護工程是我們近期工作的重中之重。”史家珍介紹,此次工程體量大,為了不影響游客參觀,施工采取半開放方式,原本預計270天的工期,工作人員將克服冬季施工困難,加班加點,爭取在明年牡丹文化節(jié)前完成主體工程。
-
鄭州中國綠化博覽園
鄭州·中國綠化博
2092 03-14 -
南通洲際綠博園
南通綠博園比較適
2535 03-14 -
天府花溪谷
這處天府花溪谷景
999 03-14 -
沙河市桃花源風景區(qū)
沙河市桃花源風景
247 03-13 -
神鹿峰旅游度假區(qū)
神鹿峰旅游度假區(qū)
1522 03-13 -
鏡泊湖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
黑龍江鏡泊湖風景
1315 03-13
(網(wǎng)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