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源翁丁原始部落是云南省非常優美的旅游區,這個地方也是保留了原始佤族民居建筑風格和原始佤族風土人情,是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好的原始群居村落,是臨滄人文風情旅游的必游景點。然而就在近日,云南文旅廳發布了取消改旅游區的4A景區等級。更多內容請看下文。
云南文旅廳取消滄源翁丁原始部落4A景區等級通知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布一則公告,宣布取消臨滄滄源翁丁原始部落文化旅游區4A國家級旅游景區等級。
公告顯示,經現場檢查復核,滄源翁丁原始部落文化旅游區已不滿足4A國家級旅游景區條件。按照《旅游景區質量等級管理辦法》和《關于對旅游景區質量等級管理工作中若干問題的解釋》等有關規定,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對滄源翁丁原始部落文化旅游區作出取消等級處理。
滄源翁丁原始部落旅游區介紹
滄源佤族自治縣“翁丁原始部落”景區,位于滄源縣西部,距縣城約33公里,是勐角民族鄉的一個行政村,“翁丁”佤語意為“云霧繚繞的地方”,翁丁大寨有103戶500多人,全部為佤族,翁丁建寨有400多年歷史。寨子由寨門、民居、寨樁、神林、墓地等組成。
古往今來,佤族人民把木鼓當作靈物崇拜,被視為可通天的神器,認為敲木鼓可以通神靈,驅邪魔,降吉祥。當時,遇有戰爭等緊急事態。用木鼓示警集眾;獵手捕獲虎豹等野獸,也要擊鼓表示敬意。逢年過節或宗教祭祀之時,木鼓更是振奮人心的樂器。當人們用大木棒敲打鼓身時,可以發出四種不同音響,鏗鏘有力,節奏交錯,形成了一種特定的“鼓語”。拉木鼓是一項整個村寨人都要參與的盛大活動。20世紀70年代以后,木鼓經過改制,成為佤族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樂器,登上了新時代的文藝舞臺。2006年,木鼓舞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村寨里的佤族人民仍然沿襲著父系氏族社會頭人制,村民以家庭姓氏為單位連片居住。在村子里還可尋覓到佤族古老獨特的婚戀習俗,感受到播種節、新米節、護寨節的無窮魅力。翁丁寨是個能將佤族信奉的原始宗教和南傳上座部佛教、賽瑪教融為一體的自然生態村。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