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展覽也成了年輕人比較感興趣的話題,在北京每月都有大量的展覽舉辦,北京博物館今年十一月有哪些展覽可以參觀的呢?下面就為大家整理了11月的展覽,一起來看看吧!
11月北京博物館近期展覽匯總
光影共見——駐華使節眼中的故宮攝影展
展覽時間:2021年10月11日—2022年2月12日
展覽地點:故宮博物院
本次展覽著眼于從駐華使節的視角來重新發現故宮,向人們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眼中的故宮有何不同。為此,展覽借助攝影這一紀實的藝術形式,將來自5大洲19個國家、2個國際組織的29名駐華使節眼中的故宮呈現給公眾。展覽包括三個單元,展出攝影作品109件。
藝術為人民——劉文西藝術大展
展覽時間:2021年10月1日開展
展覽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本次展覽精心選取了劉文西先生各個時期的代表性作品與珍貴圖像文獻資料,分為“滿腔真情繪領袖”“筆墨丹青為人民”“深入生活求創作”三個單元進行系統展示,借此向廣大文藝工作者與觀眾傳遞他對黃士地以及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深沉、持久的愛,同時也是向黨的百年華誕獻禮。
百花齊放——北京畫院創作與典藏精品展
展覽時間:2021年10月1日開展
展覽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由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家協會、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北京美術家協會、北京畫院承辦的“百花齊放——北京畫院創作與典藏精品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對公眾展出。展覽通過“芙蓉國里盡朝暉”“無限枝頭好顏色”“春來喜氣繞華堂”“幾點朱砂花更紅”四個篇章呈現北京畫院在研究、收藏、創作、交流等領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甌香傳逸韻——中國美術館、南京博物院藏常州畫派畫家作品展
展覽時間:2021年10月21日—12月5日
展覽地點:中國美術館
此次展覽分為“開宗立派 融古出新”與“后學綿延名家輩出”兩大部分,共展出中國美術館、南京博物院藏清代“常州畫派”精品佳作80件(套),其中有惲南田《寫生花卉圖冊》《殘荷蘆草圖》等經典作品。
傳神寫道——王勝利油畫藝術展
展覽時間:2021年10月24日—11月3日
展覽地點:中國美術館
此次展覽展示王勝利作品116幅,除部分主題性創作外,大部分是他近10年來深入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云貴高原寫生創作的作品,也是他從藝40余年來的大型畫展。
全國(大芬)中青年油畫精品展
展覽時間:2021年10月23日—11月3日
展覽地點:中國美術館
此次展覽涵蓋歷屆中青展中的百件精品,對中青展的成就進行了全面回顧。這些作品精彩紛呈、引人入勝,再現了廣大人民群眾幸福美滿的工作與生活,繪就了蓬勃興旺的社會發展藍圖,展現出生動豐富的時代精神風貌。
大道至剪——張永忠剪紙藝術作品展
展覽時間:2021年10月23日—11月3日展覽地點:中國美術館
大道至剪,剪生萬物。張永忠在剪紙創造中不斷賦予民間剪紙藝術新的內容和釋義。他將剪紙所承載的中華民族歷史與文化元素,連同時代的氣象和記憶,一并剪入作品之中。本次展覽展出作品約40件。
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全國美術館青年策展人扶持計劃入選項目、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展:不負青山——中國美術館藏建設美麗中國題材作品展
展覽時間:2021年10月24日—11月3日
展覽地點:中國美術館
此展是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全國美術館青年策展人扶持計劃入選項目。展覽在結構上分為“墾殖:綠化祖國”“防護:綠色長城”“建設:重整河山”“新貌:綠水青山”四個篇章,以中國美術館藏的84件經典美術作品,概括性地呈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人民為建設美好家園艱苦奮斗、為建設美麗中國砥礪奮進的情景。
學術邀請系列展:一桿鐵筆刻詩魂——王麥桿藝術展
展覽時間:2021年10月26日—11月7日
展覽地點:中國美術館
王麥桿(1921—2002),原名王興堂,后以麥桿名世,現代版畫家。抗日戰爭時期,他以木刻為武器,創作了大量反映社會災難、抒發人民疾苦的作品。他始終堅持藝術來源于生活、藝術服務于人民,涉獵國畫、油畫、版畫、壁畫、水彩等門類。除美術創作外,他還致力于美術教育事業,培養了一大批美術專業人才。此次展覽展出王麥桿的版畫、速寫、水彩、水粉等作品,以及相關文字、圖像資料,全面呈現王麥桿一生的藝術成就。
高山流水——楚式漆器髹飾技藝暨漆藝創新作品展
展覽時間:2021年10月18日—11月18日
展覽地點: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館
展覽共分三大版塊,第一版塊“音之聲發于器”以琴音為線索,講述荊州地理環境及楚人好漆的歷史淵源;第二版塊“樂之長雅之尊”展示荊州與“漆”相關的兩大傳統技藝,一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漆器髹飾技藝(楚式漆器髹飾技藝),二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統斫琴技藝(楚地斫琴技藝);第三版塊“養之器世之音”在茶、文房、琴三個主題空間中展示來自全國各大漆器產地的漆藝新作,向觀眾展現漆器在當代生活中的新應用。
存在之境:當代藝術展
展覽時間:2021年10月22日—12月12日
展覽地點: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一層展廳
本次展覽匯集了13位活躍于中國當代藝術舞臺的重要藝術家的創作,從不同方面展示了中國當代藝術三十年間的變化和發展,力圖呈現這些藝術家個體的思考及其與中國當下的文化、社會情境的互動。展覽以一種比較含蓄和多義的角度,概括和描述中國當代藝術的生存經驗,這種經驗既指日常的場景,也指當代藝術家對生存的思考和表達。我們能在這些作品中體會藝術家的情緒、喜好、沖動、意愿、想象,也能看到他們的糾結困惑和疑慮。這種精神因素由中國的現代性帶來,也必然在中國當代藝術中現身。
國家公園省?生態新高地——青海生態文明攝影大展
展覽時間:2021年10月25日—11月10日
展覽地點:民族文化宮博物館
此次展覽以“國家公園省?生態新高地”為主題,分為“綠水青山”“和諧共生”“生靈草木”三個版塊,共展出精選攝影作品200幅。
肥沃的土壤 隱秘的生命專題展覽
展覽時間:2021年10月21日開展
展覽地點:中國地質博物館
該專題展覽包含12個部分:“特征特性”“必不可少卻又脆弱”“沒有土壤行嗎”“生機勃勃的環境”“土壤和植物的相互作用”“土壤的未來”“種類繁多的中國土壤”“肥沃的黑土”“厚重的黃土”“年輕的高原土”“土壤CT”和“五色土”。展出中國土壤系統分類14個土綱、39個亞綱代表性土壤剖面樣品,并首次展出1916年中國地質博物館建館以來早期采集的臺灣和南沙群島的土壤樣品,首次將中國五色土傳統文化與現代真色土科研成果融合展出。
紙上風云五十年——《美洲華僑日報》(1940—1989)特展
展覽時間:2021年10月21日—12月31日
展覽地點: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
展覽分為“烽火催生”“世事縱橫”“僑社萬象”“報人風姿”四部分,通過文字、圖片、視頻及近200件(套)實物,展現《美洲華僑日報》在風云激蕩的半個世紀中以客觀真實的報道和公正犀利的評論充當華僑華人的喉舌,繼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進中美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等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百年偉業 三農華章——農業農村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展
展覽時間:2021年7月1日—2022年12月31日
展覽地點:全國農業展覽館五號館
本次展覽以大量珍貴資料、圖片、圖表和實物,生動展示我們黨帶領億萬農民從翻身得解放到脫貧奔小康的光輝歷程,引導激勵廣大干部群眾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奮勇前行,接續奮斗,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奮力譜寫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新篇章。
拯救地球的昆蟲
展覽時間:2021年10月15日—11月14日
展覽地點:北京自然博物館
本展覽與法國駐華使館合作舉辦,是第八屆“中法環境月”活動的一部分。活動圍繞“地球的資源”這一主題,開展展覽、講座、工作坊、戲劇、電影等一系列活動。
中國兒基會建會40周年成就展
展覽時間:2021年10月12日開展
展覽地點: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一層展廳
該展覽主要展示中國兒基會40年的發展歷程,中國兒基會發展壯大的40年,是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我國少年兒童事業與時俱進的生動縮影,是廣大少年兒童沐浴黨的關懷和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健康快樂成長的具體展現,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兒童公益慈善領域的集中彰顯。中國兒基會成立40年來,培育打造了“春蕾計劃”等一批具有廣泛影響力的項目,累計募集使用善款逾60億元,惠及少年兒童近5100萬人次。
紀念梅蘭芳逝世60周年——姚明?海南紅泥陶瓷藝術展
展覽時間:2021年10月31日—11月30日
展覽地點:北京梅蘭芳紀念館
為配合梅蘭芳逝世60周年紀念展舉辦此展覽。展覽由梅蘭芳紀念館、臺盟海南省委會、海南省陶瓷文化產業協會、江西省陶瓷行業協會主辦,用陶瓷藝術表現梅蘭芳藝術風采,贊美他對藝術的貢獻,紀念他非凡的藝術人生,弘揚他高尚的藝術精神。展覽集展、演、研、商為一體,即集藝術品展覽、雅集表演、學術研討會和創意產品展示為一體。
建館30年館藏及文獻展
展覽時間:2021年10月1日—11月7日
展覽地點:炎黃藝術館
此展覽通過“回望30年”這個單元,為大家呈現部分建館初期,包括籌備階段的部分資料,其中有黃胄先生與北京市有關機構的往來信函、炎黃藝術館選址的過程與周折、炎黃藝術館設計師劉力先生的設計手稿、海內外熱心企業家、藏家以及廣大群眾對炎黃藝術館的部分捐贈、炎黃藝術館于90年代所舉辦的部分重要展覽的圖片和資料、炎黃藝術館收藏并曾經于早期展出過的部分館藏作品等等。
文頌中華——桑吉仁謙書藝展暨文集首發式
展覽時間:2021年10月31日—11月6日
展覽地點:炎黃藝術館
此次展覽以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文化為依據,分“憂患中崛起”“中國力量”“未來并非夢”三大篇章展示傳統文化發展至當代所表現出的獨特精神面貌。來自甘肅的桑吉仁謙,雖為土族,但精研華夏文化,在文學創作、史學研究、書寫藝術上筆耕不輟、上下求索。尤其在書法一途,自20世紀80年代始,于業余中研習,至今近40年堅持臨池日課,遂于行草楷隸的巨幛中讓紙本水墨聯通古今,跬步千里,終有所成,但從未向公眾展示。所以,在今歲恰值建黨百年、新中國成立72周年,于炎黃藝術館首次舉辦個展,以展示藝術家在書藝追求上的當代性、思想性和藝術性。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