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比較流行這個Citywalk路線,話說這個濟南的泉城老街也有比較經典的Citywalk路線了,下面給大家介紹介紹,感興趣的可以一起看看詳情了。
線路總覽
起鳳橋街——芙蓉街——東花墻子街——轆轤把子街——后宰門街——百花洲歷史文化街區——曲水亭街——大明湖南門。
線路詳情
起鳳橋街
藏在老城中心的起鳳橋街,東銜西更道,西至芙蓉街。別看這條老街長僅百余米,卻有著“一橋擔兩泉”的優美韻致。
這或許是濟南最短的橋。長不足3米,寬不足2米,青石砌成的橋面石磚已被歲月消磨得光亮可鑒。橋下清泉潺潺,最原始的生活氣息隨著泉水的蕩漾彌漫開來。
起鳳橋街與老城諸多道路交匯,卻獨具清幽。清澈、恬靜、淡然地融入光陰的歲月中。
“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起鳳泉和騰蛟泉緩緩流淌,映照著古樸的小院,勾勒出了小橋、流水、人家的詩意畫卷。
芙蓉街
往西一點便是芙蓉街。芙蓉街是名聲在外的濟南網紅步行街,因珍珠泉群——芙蓉泉而得名。
叮咚的泉水,窄窄的老巷子,路上人來人往。但是,大家來到這里不光是為了看泉水,更是因為這街上的各種網紅小吃。
芙蓉街上的小吃飄香四溢,各類小攤大聲吆喝著自己的美食。無論是濟南地道名吃油旋、特色面館,還是五湖四海的美食,都頗受好評。
東花墻子街
再往北走,便是被老濟南人親切稱為“花墻子”的東花墻子街。
炎炎夏日,東花墻子街兩側郁郁蔥蔥,幾朵簡單的小紅花點綴著這一抹綠色。往來的游客在此處停留,于樹蔭下留下一組和花兒的合照,是屬于這條老街的煙火氣。
坐在街邊的石凳子上,可以看到曾經的濟南文化教育中心——府學文廟。鏤空圖案花樣的院墻設計搭配上青灰色的磚墻,幽靜而又古雅,為這條老街增添了獨有的美感和文化氣息,樸實無華,歷久彌新。
轆轤把子街
繼續向北是濟南典型的以象形命名的街道——轆轤把子街。轆轤把子街全長不到30米,卻訴說著泉城的古往今來,藏著濟南的舊時記憶。
走到巷子口進去一段,左拐一段,再右拐一段,這路線彎曲的形狀很像早年間打水井口的轆轤把子,所以叫轆轤把子街。
轆轤把子街在這喧鬧的城市里格外的安靜,它拋棄了車水馬龍和人聲鼎沸,行走在這個短短的街道上,陽光暖洋洋地灑下來,一切都仿佛變慢了一般。
后宰門街
從轆轤把子街出來的不遠處,便是后宰門街。后宰門街總長約406米,遠遠望去一片青磚綠瓦,相比于轆轤把子街的安靜祥和,這里更加古樸素雅。
夜晚的后宰門街,霓虹亮起,在路上慢慢悠悠地走走,感受著這條老街新的生命。街道兩旁的房子將傳統古院和現代建筑相碰撞,韻味十足。
百花洲
后宰門街附近便是百花洲歷史文化街區。一條條青石板鋪成的街巷,清一色的明清宅院青磚黛瓦,錯落有致,泉水邊的老樹印證著百花洲的歲月。
清亮的泉池、淡雅的壁畫雕塑、古色古香的亭臺樓閣,無不讓人感受到悠悠歲月流下的印記。
百花洲有許多石頭小巷,時間慢慢地在小巷之間穿梭流淌,舊了顏色,卻保留了它原本的模樣,老濟南人在這里恬靜閑適地生活,一年又一年。
在這一條條街巷里漫無目的地走走停停,享受一下時光,感受一下老濟南的溫柔。
曲水亭街
往西走便是曲水亭街。“家家泉水,戶戶垂楊”,小橋流水,泉城風韻,濟南的情調,都留在了這里。
走在潺潺的流水邊,路過一排排隨風搖曳的垂柳,青瓦白墻的四合院鱗次展開,好像那安靜的江南一隅,卻又有著北方街市的熱情,一靜一動,別有一番風味。
漫步在曲水亭街,攘來熙往,熱鬧非凡,道路兩側各種吃喝玩樂的小店應接不暇,慢慢感受到新時代賦予曲水亭街的嶄新面貌。
逛逛書香胡同,看看北溪遺跡,走著走著便來到了曲水流觴荷亭。在夏日的傍晚,與文人墨客吟詩作賦,感受“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的風情。
大明湖南門
隨著曲水亭街的蜿蜒,繼續向北,便可以看到大明湖南門。一城山色半城湖,夏日的大明湖波光粼粼,垂柳依依,宛若一塊碧綠的翡翠,鑲嵌在濟南的城市中心。
夜晚的大明湖光彩亮麗,一排排古色古香的建筑,在燈光的襯托下金碧輝煌,照映到湖面上,仿佛到了一個水下的樓宇世界。
在悠然亭里歇歇腳,在蘆花橋散散步,再去看看人氣超高的超然樓,打個卡拍個照,這何嘗不是一種快樂呢?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