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的時候,掌握好正確的水下呼吸技巧是很重要的,但是往往大家都沒有很好的掌握,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整理幾條關于潛水的時候水下呼吸的技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克服水下呼吸的恐懼心理
許多人并非不會水下呼吸,即便在潛水教練的幫助下已經掌握了水下呼吸技巧的人也會有一定的恐懼。其實恐懼是人類的一種正常情緒表達方式,畢竟水下的環境對于絕大多數人都是陌生的,人們會在潛意識里對水下所有可能發生的事產生了一定的心理反應,因此潛水教練都會在潛水活動開始前對學員反復強調慢慢來,不用擔心。作為一名潛水愛好者,在進行運動前給自己一個心里安慰是很有必要的哦!
減緩水下運動速度
物理達人都清楚,水的密度大約是空氣密度的800倍左右,因此水下活動的阻力也遠比陸地上的阻力大,而潛水又是一項需要在水底大量消耗氧氣的運動之一,因此在水下減緩動作幅度是延長潛水時間的又一技巧。不過小編覺得在水底就應該享受潛水的過程,慢慢游,不但可以欣賞到絢爛旖旎的水下世界,也能感受到全身被水包裹的感覺。
千萬不要嘗試在水下憋氣
在陸地上,人們可以自發性的用鼻子做吸、吐氣的動作,而在水下,許多人喜歡猛吸一口空氣,然后屏住呼吸潛入水下。在經驗豐富的潛水愛好者面前,這樣的動作真的是“no zuo no die”。研究表明長期的在水下憋氣不但會造成大量的肺泡損傷,也會造成顱內血氧含量降低,誘發眩暈、心臟驟停等病癥,后果不堪設想,所以千萬不要在水下長時間憋氣。
別逞強,別忽視波義耳定律
波義耳定律是每個學過潛水理論課程的人都應該牢記的科學規律,簡而言之,波義耳定律就是當海水的深度每增加10米,其大氣壓力值就增加了相當于增加了1bar,也就是說當潛水的深度越深,人體所承受的壓力就越大,運動量也會相應提高,肺部耗氧量也會大大增加。所以潛水者一定不要盲目逞強,想要一口氣潛入深水絕對是不理智的行為,因為休閑潛水領域最大極限潛水深度為40米,超出可能會有生命危險哦!
注意隨時調整水下呼吸模式
在水下呼吸看似簡單,其實如果不能很好的掌握水下呼氣技巧很容易在潛水時發生意外,比如在潛水時非常緊張,呼吸又比較急促時不妨做幾個深而緩慢的呼吸,緩解一下緊張的心態,又例如在水下感到焦慮、寒冷或者體力不支時,應該大口呼吸,提高血液當中的氧氣含量。可見在水下想要保持好的呼吸狀態必須隨時注意體征變化,及時調整呼吸模式。
學會用中性浮力幫助控制呼吸
對于已經基本掌握潛水技巧的人來說,利用水中浮力保持在水下均勻而平緩的呼吸是必須要做到的事情,通過佩戴水下呼吸工具,潛水者能夠在呼吸時通過悠長的吐氣把肺里的空氣大量排出,使得身體可以取得的最低浮力值比較小,再通過吸氣時將空氣吸入肺部,使得身體浮力值增大,從而在一呼一吸中尋找身體與水壓的平衡,有利于更好的在水下呼吸。
大家一定要學會水下呼吸,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可以試試這些辦法,看看怎么樣?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