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是中山非常值得一去游玩參觀的地方,也是中山必打卡景點之一,到這里參觀游玩可以了解孫中山生活年代的民俗,那么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有什么景點呢?
1、孫中山故居
孫中山故居建于1892年,由孫中山親自設計并主持建造,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主體建筑具有三大特色:一、中西合璧。它的正立面具有西式柱廊式建筑風格,上下兩層騎廊,每層均有七個連拱,內部結構及陳設保留本當地民居傳統特色。二、坐東向西。孫中山兒子孫科回憶說:“建造的房子如仍朝東,正好對著人家的后門,也沒有空地,朝西則面對樹林,據鄉人稱那些樹林為風水林,不能砍伐,因此索性決定把房子朝西建造,面對天然公園。”三、窗多、門多、通道多,回環連通,有利于通風透氣。
孫中山在他的《建國方略》中提到:要建造一棟房屋,要進行多方面考量,物理學方面,要考慮地面承重能力;衛生學方面,要考慮光線如何引接,空氣如何流通;社會心理學方面,要考慮房間如何間隔,客廳如何陳設;經濟學方面,要考慮在有限的資金范圍之內如何統籌兼顧。他以建房為喻,揭示做事之普遍規律,應是他親自設計建造這棟住宅的心得。
孫中山故居在夏日荷花的映襯下更多一份美麗。
如潮的人群來臨時,參觀故居需要排隊,請大家遵守規則,聽從引導。
2、酸子樹
孫中山故居前院的酸子樹,是1883年孫中山先生從夏威夷帶回種子并栽種在這里的。大約1931年后,酸子樹被強臺風刮倒,但它向上生長,至今仍然根深葉茂,開花結果。它是如此頑強,正如孫中山先生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1962年3月8日,著名詩人郭沫若先生到孫中山故居參觀時,曾以“酸豆一株起臥龍”的詩句來形容酸子樹雄偉奇特的姿態。
3、楊殷故居
楊殷同志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重要領導人之一,堅定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著名的工人運動領袖,黨的早期軍事工作的重要領導者和情報保衛工作的重要開拓者之一。在中共六大后曾經擔任中央政治局候補常委、常委,中央軍事部部長,中央軍委委員、主任等職,1929年秋壯烈犧牲。
楊殷故居是楊殷烈士出生、成長及長期居住的地方。楊殷參加革命后曾利用該建筑廚房的糧食加工間作掩護,秘密印刷起義和革命的宣傳材料。
楊殷故居建于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前后,是當地典型的“三間兩廊”式建筑。“三間兩廊”式建筑是嶺南廣府地區傳統建筑中分布地域最廣、流傳時間最長的建筑形式。
楊殷故居具有花崗巖石墻腳、青磚墻、硬山頂,屋頂檐邊建有一圈女兒墻。窗楣有精美的以嶺南特色水果荔枝、佛手、楊桃為內容,帶西洋風格的灰塑裝飾;神樓木雕精美,髹金光亮,富麗堂皇;客廳擺放清代全套的酸枝木家具。
4、農耕區
“龍田”是翠亨村的一塊耕地,孫中山父親孫達成曾在此租耕兩畝六分地,少年孫中山也曾在此土地上勞作。為了保護翠亨村文物環境,我館利用“龍田”及周邊的土地開辟成農耕文化展示區,包括由“水稻耕作”“蔬菜種植”“藥草栽培”“禽畜飼養”“桑基魚塘”組成的綠色生態農業示范展示。
少年們可以在田間吹散發著泥土氣息的風,欣賞植物的萬千儀態和觀察小雞小鴨等家禽的日常嬉鬧。在蔬菜種植區,放眼望去,蔬果累累,讓人驚嘆和喜悅。
5、民俗展覽館
翠亨村是一個有近五百年歷史的村莊,民間習俗豐富多彩。民俗展覽館濃縮介紹清末民初翠亨村的民間習俗,包括四時節令的特色食品、賀壽和結婚的場景等。
其他景點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還有許多你或許不經意錯過,卻值得定睛品味的文化遺產和展覽展示,愿你慢下腳步,細細探尋。
少年孫中山就讀的村塾
由于家境貧苦,孫中山直到9歲才入設在村中馮氏宗祠的村塾開蒙讀書,所學的功課主要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以及四書五經節選等傳統儒家典籍。當時私塾老師只要求學生背誦課本,從不解說書里的內容,孫中山對這種死記硬背的教學方法表示困惑,認為“這個經書里面一定也有道理的,我總有一天要尋求出來”。
孫中山聽故事處
少年孫中山經常在屋后的大榕樹下聽參加過太平天國運動的老人講洪秀全的反清故事,他后來跟友人說,他的革命的萌芽是與村中老人交談而發的。
翠亨民居展示區
翠亨村房屋鱗次櫛比,儼然有序,展示了萊禮堂、僑眷家庭、豆腐制作家庭、藥材鋪、雜貨店、理發店、更樓、街市亭等,立體再現了翠亨村當年社會各階層的生活狀況和嶺南村莊的建筑風貌。愿你走入村莊深處,與凝聚著先人追求和精神的建筑展開對話。
展覽
觀看展覽必是出游人文景區的必備動作,走進一方空間,時間流轉到歷史的某一處,文化的某一隅,增長您的見識和豐沛您的情感。
孫中山生平展
從孫中山故居后門出來,向左前方望去就能看見孫中山生平展。由于孫中山紀念館的基礎設施和基本陳列正在修繕和更新中,在此,本館暫置展覽,通過“立志救國上下求索”“推翻帝制 創立共和”“捍衛共和 愈挫愈奮”“國共合作與時俱進”四部分內容簡明扼要地展現孫中山先生波瀾壯闊的一生。
中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通過口傳心授、世代相傳的、活態的文化遺產,是一個民族古老的生命記憶和活態的文化基因,體現著一個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本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區,展示中山市歷史悠久的民間舞蹈、民間飲食、民間習俗等列入國家級、省級和市級名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希望觀眾通過這些具有獨特文化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了解中山的歷史文化與社會發展。
中國共產黨中山地方史專題展覽
中國共產黨中山地方史專題展覽充分挖掘中山市黨的歷史文化資源,通過圖片展示、文字說明等形式,充分展現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山人民為推翻“三座大山”進行不屈不撓斗爭的輝煌歷程。
翠亨村村史展
翠亨村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孫中山先生的故鄉,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2007年,翠亨村被公布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12年,翠亨村被列入首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