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相信大家都是很熟悉的了,這個地方有很多值得去的地方,尤其是老一輩的人都很向往這里,那么本篇小編就來跟大家說一說。

俄羅斯莫斯科有哪些值得去的地方
從圣彼得堡乘火車到莫斯科剛好一個晚上,夜宿列車,省一晚酒店錢。車上沒敢睡懶覺,早早起來洗漱更衣,免得衛生間排隊。
總聽人吐槽俄羅斯人愛排隊,“曉說”里高曉松也說過一段,說蘇聯時期人們排隊買面包,后來排隊買外國商品,他看到的是俄羅斯人大冬天的排隊看畫展;高中時學過一篇俄語課文,說的是冬天大家排隊等出租車,后來大家讓排在隊尾的抱孩子的年輕的父親先上車的故事……不過我們看到的排隊主要是因為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太多導致的。
從火車站出來,在一家名為“三圣人”的中國餐館吃了早飯,我們直奔莫斯科郊外70多公里的金環小鎮謝爾蓋耶夫鎮。
所謂金環,是穿越俄羅斯中部地區一連串城鎮的一條旅游線路,這些城鎮具有古老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因此令人關注。
謝爾蓋耶夫鎮在俄羅斯文化和歷史中占據相當顯著的地位,因為它和俄羅斯最杰出的精神領袖東正教圣人圣謝爾蓋息息相關。
1337年謝爾蓋在荒郊叢林中建立起一座小教堂,他隱居生活潛心修行,人們傳頌他的美名,修士們來尋求他的指導,后來,凡來此修身的人都自造道房自辟膳食用地,慢慢地這里發展成為一個很特別的建筑群,稱為謝爾蓋耶夫修道院。
由于時間很少,我們只浮光掠影地參觀了這座修道院。其實修道院外的鎮子也是十分值得一游的,若能住上一兩晚就更好了。
大修道院中的每一座建筑無論外部還是內部都可以用精美絕倫來形容。洋蔥頭的教堂頂、窗欞門框上的雕刻畫飾、外墻上的浮雕、內壁上的油畫,還有高大的裝飾精美的廊柱,還有古樸的造型別致的燭臺……于我而言,都充滿了童話的意境。
這眼泉水在上圖右側的那個華美的天棚下面,據說這眼泉很神奇,曾經讓一位瞎眼的修道士重見光明,從那以后,這圣水醫治或安撫了數以萬計的朝圣者的痛楚。
在上圖三座建筑中間的那座粉紅色的建筑叫做水井小禮堂,里面也有一個泉眼,當地人拿著各式水桶在那里排隊打水,讓人想到濟南的黑虎泉邊打水的人們。我也排了一會兒,快到我的時候,前面的兩個俄羅斯老人示意讓我先去喝水,哇哇,真是太好了!不拂他們好意,我一邊說著“非常感謝”一邊趕緊跑到泉眼旁美美地喝了好幾大口,他們微笑地看著我,還問著我什么,我只聽懂了“說俄語”,想必是他們以為我懂一些,唉,慚愧,上中學時學的那點兒基本都還了老師了,只好用單詞告訴他們說學俄語是很久以前的事,現在都忘了。

盡管如此,大家還是覺得聊的很愉快,哈哈!
修道院內前來做禮拜的當地人很多,還有很多游客是從俄羅斯其他地方來的東正教信徒,他們都很虔誠。在教堂外安靜地排隊,進入教堂內依然安靜地排隊,有秩序地去禱告、親吻圣物、點燃并放置蠟燭……教堂內不允許拍照,我也得以安靜地感受有信仰的人們的虔誠,并為之感動。
在一座教堂的外面我看到了一個站在角落里的婦人,她背對著我們將臉伏在石頭砌的墻壁上,很久,我離開時她依然在那里。也許她在祈禱。愿她的主憐憫她。
在修道院的外面我拍到了這個年輕人。他應該是修道院中的修士吧,我猜。如此安靜的笑容展現在他年輕的面龐,真讓人有說不出的感動。
地導說我們運氣很好,趕上了克里姆林宮開放。他說俄羅斯人很任性,克里姆林宮可以開放參觀,但也可以隨時關門拒不接待,沒有原因。
神秘莊嚴的克里姆林宮外圍沒有戒備森嚴的感覺,但導游指了很多不可逾越的地方,說如果逾越,也許會有哨音警示你,也許會有警衛來架走你,更嚇人的是還有可能被直接擊斃……
要想知道普京大帝在不在家,只須看樓上的國旗就好,如果升到頂端,就是說普大帝在家,若差一點兒沒到頂,普大帝就沒在家。
地導小張是個還在讀的中國留學生,他說曾在帶團時親眼見過普大帝,當時團里的大媽大嬸都激動壞了,紛紛拿起手機把普京作成自拍的背景,還大喊“牙六不六普京”。
不會只有大媽大嬸喜歡普大帝吧?我也喜歡啊~~在莫斯科吃了好多他代言的冰激淋,還買了一塊他代言的手表。
這兩個龐然大物被稱之為“王”只是因為它們大,實際上一個是擺設一個殘次品。
大炮由于炮彈太重炮身較短而無法發射,大鐘由于太大掛不到鐘樓上,遇到一場火災被潑了涼水后出現了裂痕,最后被轟炸聲徹底震下一塊……看到它我才意識到咱們的永樂大鐘有多牛。俄羅斯人把這兩個擺在這里讓世界人民欣賞不知是何居心。
游客中有一隊俄羅斯中學生,帶隊的老師模樣的女士在鐘王下面講了半天,又指著遠處的政府辦公樓講解,我猜這應該是他們的愛國主義教育吧,可惜啥也聽不懂。
俄羅斯政府也是十分重視培養青少年的愛國主義精神的。普大帝曾在不同場合多次呼吁,為保持俄羅斯的民族獨立性,應該培養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情感,讓年輕一代了解自己的祖國,對祖國的未來承擔責任,“作為年輕人,如果不尊重自己的國家,不尊重國家的歷史和曾經取得的成就,就意味著毀滅自己的未來。”
經過鐘王之后就進入到教堂廣場了。這里教堂環繞,有報喜大教堂、圣母升天大教堂、天使大教堂,天使大教堂是彼得大帝以前莫斯科歷代帝王的墓地。一個沙皇從出生洗禮到結婚典禮到登基典禮到安息,一生在此輪回了。
紅場是克里姆林宮外圍的廣場,原來是叫(美麗的廣場),二戰時被廣泛譯成(紅色的廣場),并得到當時蘇聯人的認可。一來符合革命的顏色,二來周邊“紅色”建筑比比皆是,可謂滿目皆“紅”,這獨一無二的紅色,是屬于俄羅斯的紅色,仿佛能讓人觸摸到俄羅斯人特有的豪壯。
紅場是莫斯科市中心,是俄羅斯重大歷史事件的見證場所,也是重要節日舉行群眾集會、大型慶典和閱兵活動的地方。
紅墻下的墓園里有不少名人的墓,我能說的上名字的只有列寧墓、加加林墓。最著名的當是無名烈士墓了。這里埋葬著一名無名戰士的骸骨,紀念所有為保衛國家民族獨立而犧牲的人們。墓前的火炬從不熄滅,有衛兵守衛,白天一小時一換崗。
俄羅斯是戰斗的民族,也是崇尚英雄的民族。無論在哪個城市,年輕人結婚都有到英雄紀念碑或英雄墓前敬獻鮮花的習俗,而各國來莫斯科訪問的政要都必須先來無名烈士墓敬獻花圈,否則一切免談。
無名烈士墓上的碑文寫著: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績永世長存。

紅場最著名的建筑——圣瓦西里大教堂。我想沒有人會不驚嘆它的美麗,要知道它是建筑,是建筑!我遠看近看前看后看左看右看里看外看都覺得它是一件藝術品!想形容它的美麗,發覺自己讀書太少,不說了吧~
俄羅斯人遇見大事就會建座教堂,這座美麗的建筑就是俄國第一位沙皇伊凡四世為了慶祝征服韃靼人統治的喀山汗國,于1561年建立的。每個漂亮的洋蔥頭都有自己的故事。
我以為伊凡四世應該是個心里住著天使充滿童趣的沙皇,導游小哥的故事卻講他是個恐怖沙皇。據說在圣瓦西里大教堂完工的慶祝晚宴上,沙皇問建筑師還能不能建出比這座大教堂更漂亮的作品,建筑師說,能。結果沙皇為了阻止他為別人建出更美麗的建筑,挖掉了他的雙眼……
如果給建筑師第二次機會回答,估計他會說,圣瓦西里大教堂,只有最好,沒有更好。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