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重慶大家的印象不知道是什么,小編的印象就是很多溶洞景色,也就是喀斯特地貌了,變形金剛就有在重慶武隆取景,所以自然景色當然是給力的,話說2022年重慶的地質公園地圖出爐了,每個公園景色都很獨特和優美,這疫情已經解封了,大家走起打卡吧。
1、2022重慶地質公園地圖
2、地質公園簡單介紹
地質公園是以具有特殊地質科學意義,較高美學觀賞價值的地質遺跡為主體,并融合其他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而構成的一種獨特的自然區域。
重慶地處我國四川盆地東部,屬我國陸地地勢第二級階梯。東北部雄踞著大巴山地,東南部斜貫有巫山、大婁山等山脈,西為紅色方山丘陵,中部主要為低山與丘陵相間排列的平行嶺谷類型組合,地形地貌十分復雜。地質構造,是這些地貌發育、形成的基礎,控制著地貌形態特征、地貌類型組合和展示規律,而地質公園,正是展示地質構造變化、地形地貌形成的重要科普場所,越來越成為人們出游選擇的目的地。
目前,重慶市共有地質公園10座,其中國家級地質公園9座,市級1座,主要分布在市域東北、東南、南部與盆周山地過渡地區,以喀斯特地貌為主,展示了巴渝大地的滄海桑田。
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重慶市地理信息和遙感應用中心,本期為大家推出《2022重慶地質公園地圖》,請大家跟隨我們的地圖,去欣賞奇特壯美的重慶山水。
3、重慶地質公園名單
重慶武隆巖溶國家地質公園
重慶武隆巖溶國家地質公園地處長江支流烏江下游,其地質遺跡和地質景觀以碳酸鹽巖溶地貌最具特色,以芙蓉洞溶洞群、武隆天生三橋、武隆中石院天坑、武隆天星豎井群為主要代表,溶洞群、天坑群、天生橋群、豎井群、峽谷、地縫、石林、石芽、峰叢、峰林、地下伏流、間歇泉、溫泉等分布廣泛,組合完好,種類齊全,享有“中國地質奇觀旅游之鄉”的美譽。
長江三峽國家地質公園(重慶)奉節園區
長江三峽國家地質公園(重慶)奉節園區位于奉節東部,包括瞿塘峽景區、天坑—地縫景區和龍橋河景區。園區以峽谷地貌、喀斯特地貌、水體景觀為主,融三國文化、土家民族文化等人文景觀為一體。其地質遺跡主要包括天坑、地縫、溶洞、天生硚、峽谷等,具有突出的典型性和完整性,是一本學習地殼演變歷史的教科書。
重慶綦江國家地質公園
綦江國家地質公園由古劍山、老瀛山、翠屏山三個景區組成,集科考、科普、旅游觀光和休閑度假等于一體,以典型稀有的木化石群景觀、恐龍足跡化石群景觀和丹霞地貌景觀為主體,是國家古生物化石集中產地,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保留有全部恐龍足跡類型的恐龍遺跡化石群保存地。
重慶黔江小南海國家地質公園
重慶黔江小南海國家地質公園分為小南海、八面山和仰頭山三個園區,融合了山、海、島、峽諸多風光,并集地震地質遺跡、巖溶峽谷風貌、古生物化石、民族風情與一體。主要自然景觀有:大垮巖、小垮巖、轎頂山、崩滑體、堆石壩、堰塞湖、巖溶景觀、泥巖頁巖中的波痕、槽膜、冰川U型谷等,為地震災害遺跡,兼有地質地貌景觀的地質公園。其核心小南海地震遺址,是中國國內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一處古地震遺址。
重慶云陽龍缸國家地質公園
重慶云陽龍缸國家地質公園位于云陽縣,主要景觀類型包括以龍缸巖溶天坑為主的巖溶類和以石筍峽、南三峽、黃陵峽為代表的流水地貌類,同時兼顧草場生物景觀和具有濃郁土家風情的人文景觀。龍缸景區以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為主,在巖溶、重力崩塌、流水侵蝕的作用下形成了千姿百態的地貌景觀與奇峰異石。
來源:重慶市地理信息和遙感應用中心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