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黃山魯森林公園外地的朋友肯定是不熟悉了,其實這個景點的確不是外地游客必玩的,但是這景點的確還是很值得去的,快來看看有什么好玩的吧。

(一)
爬山這種事很難講,喜歡的人喜歡的要死,恨它的人恨的要死,我可能屬于第三類,在山腳并沒有爬的欲望,登頂了也沒有興奮的感覺。
如果能有喜歡的事,我在意的是林間的風和山澗的水。
(二)
這座身在海岸,卻有295米海拔的森林公園屹立在南沙區中心,登頂可以鳥瞰整個城區和出海口。虎門大橋,渡口,郵輪港,火電站,高爾夫球場等等盡收眼底。不管來自哪個方面的季風都將在這里停留。
這座廣州市唯一免費的森林公園低調到連公園入口都得找半天。進入后卻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山,海,湖,園,四季輪換,四景常在。
(三)
此時正值白露時節,層林疊嶂,雖非郁郁蔥蔥,卻仍色彩紛紛,鳥瞰的時候,像是上帝涂抹的油畫。
身在半山,觀半山風景,心在半山,擁半山意境。
(四)
遠處是出海口,伶仃洋。八百年前文天祥在那孤島留下了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老廣州十三行的貿易,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這流淌的珠江水淌過歷史的坎坷,見證了多少輝煌與慘淡,時過境遷,今日又站在了新的歷史轉折點上。
(五)
一步一個臺階,一步一個腳印,歷史沒法快起來。這片珠江三角洲常年沖擊堆積形成的土地,竟然生活這最早的廣州人。
黃山、魯山下的鹿頸村曾發現了晚石器時代的遺跡和先秦的遺骸。那三千多平的遺址發掘現場訴說著古人的天夢。
(六)
登山路難免低著頭行進,趕路難免錯過沿途風景。石板道旁偶爾有石椅,坐下來休憩一會兒,環顧四周,抬眼仰望。高聳入云的樹木像是這山中的旗幟,隨風搖曳,吶喊。
林中的空氣仿佛靜止流動了,沒有蟲鳴,沒有鳥叫,只感覺心跳動得厲害,連大口喘氣都怕打擾到這份寧靜。

(七)
偶爾看到這樣的枝葉,小而密,就下意識地去尋找是否有果子。眼見的都是亞熱帶常見的樹木,可偏偏說不上名字來,只道是在哪兒哪兒見過。
沿路的花花草草在樹蔭下開著,給了它和陽光雨露一個甜美的微笑。
(八)
終有這么一天,舊葉飄落,新葉生長。天空是曾經揮旗吶喊的戰場,這石板,則讓逝去的靈魂安祥。
風清揚,葉入土,成泥護花,死而后生。

(九)
如果更靠近大地,是否可以更貼近生活?換個角度,這路也變了樣子,充滿了去抵達盡頭的欲望。拐點處,可以駐足,也可以漂移,那么,行者到底想去哪里?
走的快了,風都在跟隨。
(十)
無所畏,若有喜歡的事,我更在意林間的風和山澗的水。
總要登頂,總要穿越叢林。為什么要爬山?因為山在那里。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