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年初上海毛澤東舊居陳列館經過一段時間的修繕之后,現在重新完全免費對公眾開放,大家可以來這里瞻仰偉人的風采,學習偉人的諸多事跡,整個場館的布局還是非常給力的,下面給大家分享上海毛澤東舊居陳列館免費參觀最新消息。
在閉館修繕近兩年后,位于上海茂名北路120弄甲秀里內的上海毛澤東舊居陳列館重新對公眾開放。
經過修繕,甲秀里恢復了歷史原貌,老館原有陳設被優化,新增了大量毛澤東1924年在上海執行部工作期間的書信、文件等展品與史料,重現了毛澤東一家當年居住時的場景。
上海毛澤東舊居陳列館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9:00-11:30(11:00停止入內)、13:00-16:30(16:00停止入內) 周一閉館
地址:甲秀里,上海茂名北路120弄
由于甲秀里為歷史保護建筑,承載有限,每批進入觀眾限制在20人之內。館方提醒觀眾參觀前可能會需要排隊等待,建議盡量錯峰參觀。
甲秀里是有100多年歷史的老式石庫門。一進弄堂門,映入眼簾是一座毛澤東與楊開慧以及年幼的岸英、岸青一家四口的雕像,雕像四周擺滿居民自發獻上的花束。
1924年6月到12月,毛澤東攜夫人楊開慧與岳母及孩子來到上海,寓居于甲秀里,這里是毛澤東一生中在上海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
毛澤東一家當時居住在7號一樓,二樓居住著蔡和森與向警予。
在7號一樓,穿過客堂間,走進里房,真人大小的蠟像再現了毛澤東一家人的溫馨時光:楊開慧坐在床邊,懷抱著2歲的岸英,不到1歲的岸青正躺在她身邊的搖籃中,毛澤東坐在窗前的書桌邊凝思。
往里走,可到一間不大的后廂房,是楊開慧母親的臥室,她經常幫助毛澤東與楊開慧帶兩個外孫。
在上海毛澤東舊居陳列館的眾多展品中,有不少裝裱精美的信件與文件,很多都是重開后新增進來的。在一份《蔡林蒸致毛澤東、羅章龍函》的左上方,有三行遒勁有力的毛筆字:“業已成立區分部,執行委員蔡林蒸、何量澄(?)。”
這是1924年5月30日國民黨上海執行部黨員、中共黨員蔡林蒸致毛澤東、羅章龍的一封書信,蔡林蒸進行黨務工作的申請,書信左上方三行字則是毛澤東的批復,(?)是表示毛澤東當時的思考。
為緊扣舊居主題,上海毛澤東舊居陳列館深度挖掘紅色資源,在老館資料的基礎上增補了大量實物、圖片、照片、書籍、報刊、影視資料、書信、批示、手稿、遺物與畫作等資料。
增補內容最多的是毛澤東1924年在國民黨上海執行部工作期間的相關展品,包括毛澤東從事國民黨黨務工作的文件和往來信件復制品,其中不少文件與信件上都有毛澤東的手跡和批復,非常珍貴。
如,毛澤東手跡《毛澤東致平教委員會諸同志函》等。這些史料原件保存在臺北國民黨黨史館,部分是在大陸首次展出。
新增的展示內容充實了毛澤東歷次來上海的前因后果,使毛澤東從事的具體革命工作更加清晰。在時代大背景下,展示毛澤東在上海的革命工作,也通過毛澤東的在滬生活,反映當時的時局特點,兩者互為融合佐證,更加清晰地展示出毛澤東早期革命工作背后的故事。
為了進一步發揮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2015年,上海毛澤東舊居陳列館開始了近兩年的閉館修繕。
修繕前,靜安區經過多方查找,找到一套1960年由上海市民用建筑設計院工程師喬舒祺繪制的威海衛路甲秀里復原設計圖紙。
依據該圖紙采用傳統材質和工藝,靜安區對建筑內外進行了最大程度的恢復,力求‘修舊如舊’,再現甲秀里原有風貌。
重開的上海毛澤東舊居陳列館位于茂名北路120弄5、7、9號(原慕爾鳴路甲秀里317、318、319號),現已免費開放。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