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這個應縣木塔可是山西著名的一個古建筑,乃至在全世界都是非常神奇的。畢竟與意大利比薩斜塔、巴黎埃菲爾鐵塔并稱“世界三大奇塔”。可是有些人卻不知道這個應縣木塔的來歷,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應縣木塔的來歷
應縣木塔坐落在山西省應縣佛宮寺內,原名佛宮寺釋迦塔,俗稱應縣木塔,是建于遼代清寧二年,遼代是公元十至十二世紀契丹族在北方建立的一個封建王朝。當時為了鞏固封建統治,大力提倡佛教,在山西、河北一帶大興土木,修建佛廟、佛塔,應縣木塔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營造的木塔。應縣木塔自建造至今已有900多年歷史,長期經受風雨侵蝕,并曾遭受軍閥炮擊以及多次強烈地震,雖有輕微傾斜,仍巍然屹立不倒。
2、應縣木塔名字由來
我們都知道應縣木塔的正名為“佛宮寺釋迦塔”,為何又稱“應縣木塔”呢?是因為此塔是一座木式結構建造的,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一座木式結構塔,又因地處山西應縣,故又俗稱“應縣木塔”,應縣木塔之稱即由此而來。應縣木塔建筑形式為八角形,底層直徑為30米,高67.31米,木塔內有多座塑像,頭層有釋迦牟尼及如來佛像、菩薩塑像及飛天壁畫。
3、應縣木塔傳說
在應縣的民間傳說中,將木塔的建造歸功于中國傳說中的木匠鼻祖魯班。傳說魯班的妹妹與哥哥賽手藝,妹妹說在一夜里能做十二雙繡花鞋,哥哥魯班要是能在一夜之間蓋起一座十二層的木塔就算哥哥的手藝高。結果,魯班真的修成了十二層的木塔,只是修完之后土地爺承受不住,塔直往地下陷,魯班便舉手一推,將塔分成兩截,上半部被他一掌拍到了今內蒙古一帶,留下的五層慢慢地鉆出地面,就成了如今的釋迦塔。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