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小伙伴想到這個三亞的大小洞天去玩,那么這個地方有什么好玩的呢?話說景區的相關介紹是怎么樣的呢?還有相關的圖片,下面本文詳細了解了,感興趣的可以看看。
1、景區簡介
三亞大小洞天位于三亞市以西40公里處的南山山麓,始創于南宋(公元1187年),是海南省歷史悠久的風景名勝,是中國南端的道家文化旅游勝地,自古因其奇特秀麗的海景、山景、石景與洞景被譽為“瓊崖八百年第一山水名勝”,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
三亞大小洞天自古留下了眾多名人勝跡。唐代高僧鑒真為弘揚佛法六次東渡日本,曾于第五次漂流至南山大小洞天海岸登岸,留下千古史話;宋末元初我國棉紡技術革新家黃道婆在這一帶采棉紡織,并從這里登船離岸,把崖州的植棉技術和棉紡技術傳播海內外;宋代道教南宗五祖白玉蟾曾在此修煉和傳法布道,使大小洞天從此與道家有了淵源。
三亞大小洞天依托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天工造化的山海形勝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目前已形成了六個游覽區域:彰顯古代道跡仙蹤的“洞天福地”區域,發掘長壽文化的“福壽南山”區域,宣傳中華龍文化的“南海龍王”區域,揭示古崖州文化淵流的“摩崖題詠”區域,以濱海自然風貌為主題的“山海奇觀”區域,展現1.4億年前生命世界的“三亞自然博物館”,共有50多個游覽景點。三亞大小洞天年接待游客逾百萬人次,是一個以古崖洲文化為脈絡,匯聚中國傳統的道家文化與龍文化,融濱海風光、科普教育、民俗風情、濱海休閑于一體的國際化旅游風景區。
2、景區特色
洞天福地養生長壽游
大小洞天位于南山山麓,景區綠色植被覆蓋率達到85%以上,負氧離子含量居全國首位。南山也是長壽之山,更為奇妙的是,大小洞天分布有三萬株“不老松”,與這塊寶地共同抒寫了“壽比南山不老松”的千古福愿。大小洞天以道家文化為主要特色,內部景觀處處都閃爍著道家養生思想。景區餐廳結合中醫傳統藥膳與海南熱帶水果,主營道家養生宴。
洞天福地科普教育游
大小洞天留下了眾多文物古跡,是海南著名的名勝古跡保護區。這里生態資源豐富,具有保存完好的熱帶海岸常綠季雨林生態群落、三萬株“不老松”,這里的海岸礁石更是構成了風貌各異的99景。大小洞天內有中國最南端的自然博物館,博物館真實展現1.4億年前的生命世界,主要以恐龍化石為主。
洞天福地登高休閑游
傳說兩千年前,漢代伏波將軍登上南山,揮劍劈開試劍峰的巨石,形成“試劍峰”景點,洞天登高的習俗由此開始。公元1187年,崖州郡守毛奎于開發大小洞天后,景區更是成為人們登高抒懷的勝地,尤其是每年的重陽節,歷代官民人等經常登臨,寫下了不少贊美的詩文。
洞天福地道跡仙蹤游
大小洞天自宋代就以神仙洞府著稱于世,吸引了無數求道之人,是海南道教的發祥地。公元1187年,崖州郡守周康阝尋訪道家文化發現大小洞天。公元1247年,崖州郡守毛奎開發大小洞天,使之成為道家風景勝地,毛奎御任后在大小洞天羽化升天,自此,南山大小洞天成為海南道教的發祥地。相傳道教南宗五祖白玉蟾也曾隱居于此修煉身心,傳法布道。
洞天福地鑒真尋蹤游
公元748年,唐代高僧鑒真為弘揚佛法第五次東渡日本時遇颶風,漂流到大小洞天登岸,在此修造大云寺,傳播佛教文化。為紀念這一段千古史話,大小洞天景區內立有鑒真登岸群雕,展現唐代著名高僧鑒真及弟子東渡日本歷盡艱辛,不畏失敗,斗志昂揚的精神面貌。同時,景區內還有鑒真沐海、鑒真試海等景點。
洞天福地金榜題名游
大小洞天所處的南山,古稱鰲山,遠觀如巨鰲浮在海面。鰲山之巔有“魁星點斗,獨占鰲頭”的摩崖石壁。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魁星是讀書人的保護神,狀元在金榜題名時,必立于鰲壁前奉旨迎榜,因此,人們將考中狀元者稱為“獨占鰲頭”。石壁前供奉有“中華第一神鰲”,供人們前來燒香許愿,所燒之香稱為鰲頭香,祝愿學子們學有所成。
洞天福地龍王民俗游
大小洞天內鰲山腹地,正對南海處建有南海龍王別院,院內供奉1.9米的南海龍王原身像,龍王身穿龍鱗金甲,肩披龍紋披風,手扶鎮海寶劍,足踐雙蛇,迎風偉坐于海心浪濤之顛,給祖國帶來安定,給人民帶來吉祥。旅游區于每年的龍歷二月初二舉行盛大的民俗活動---龍抬頭節,以道家習俗祭祀龍王,祭祀南海。
洞天福地風光攝影游
大小洞天自古因奇特秀麗的海景、山景、石景與洞景著稱于世,享有“瓊崖八百年第一山水名勝”的美譽。這里云深林翠,巖奇洞幽,神工鬼斧,尚形狀物的大小磊群,遍布海岸,山海之間宛如一幅古樸優美的長卷圖畫。自宋代開始,大小洞天就以崖州八景聞名海南,這些都是攝影鏡頭下的一道道亮麗的風景,吸引了眾多攝影愛好者于此采風。每年大小洞天都會舉辦各種攝影大賽。
3、景區美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