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內容
評論
返回頂部
這里是馬連良曾經居住過的地方,最開始的時候這里被改成一家酒樓,后來被改回了博物館,大家可以前去參觀。這棟建筑的建造非常有特色,算是比較少見的一種,值得參觀。
1、門票價格:免費;
2、開放時間:全天;
3、景區地址:天津市和平區河北路287號;
4、交通指南:公交:乘坐地鐵3號線→954路,外國語大學站下車,步行200米。
這里是馬連良曾經居住過的地方,最開始的時候這里被改成一家酒樓,后來被改回了博物館,大家可以前去參觀。這棟建筑的建造非常有特色,算是比較少見的一種,值得參觀。
馬連良故居是京劇表演藝術家馬連良生前居住的地方。現在它是一家粵唯鮮大酒樓,里面有許多文物。
疙瘩樓是一座西式公寓樓,具有濃郁的意大利風格。主樓俗稱“疙瘩樓”。館內陳列著許多文物,包括最具代表性的西周至清代青銅器。
它建于1937年,由意大利設計師保鮑乃第設計。這是一座意大利風格的建筑。因為墻壁用的是可以在磚窯里燒過火的缸硫磚,表面看起來疙里疙瘩,所以叫疙瘩樓。80年前,京劇“四大須生”之一的馬連良頻繁來到天津演出。1941年,他買了“疙瘩樓“的兩個門院,用來休息、朗誦文字、走戲曲、會客。因為聲望很高,出入這里的都是社會名流,包括袁世凱、馮國璋靳云鵬、鮑貴卿、梅蘭芳、楊小樓等風云人物及藝術大師,她們經常來這里走走。
后來,熱愛收藏的馬連良將明清時期的陶瓷碎片貼在樓房的主墻上,把這里變成了一家“粵唯鮮”餐廳,讓樓房充滿了神秘感。另一個瓷房子也張連志的作品,這里已經成為天津熱門的旅游景點。這里原來的大酒店已不復存在。現在它真的成了博物館。在博物館的二樓,還保留著馬先生的書房。
中國古堡位于天津市和平區河北路,是第五大道上的經典建筑之一,又稱“疙瘩樓”。這座建筑最初建于1937年,具有意大利風格。后來經過改造,外觀上布滿了瓷片,很有特色,因此成為天津的標志性建筑。
疙瘩樓的“疙瘩”是指建筑外磚砌過火的粗糙紋理,有許多小突起。在每一個突起處的周圍,屋主都用許多明清時期的瓷片將中國傳統文化的古瓷風格融入到建筑中。在外面看很特別,也適合拍照。
疙瘩樓以前是作為餐廳開放的,但現在正被改建成博物館。博物館具體開館時間不詳,因此目前只能在建筑外看到建筑外觀。
返回頂部
旅泊網 Copyright@ 2016-2017 www.czljspf.cn 網站備案號 : 鄂ICP備17009702號-1
本站刊登的所有新聞和各種專題資料,均來源互聯網收集整理,僅供參考。全國景點門票訂單有問題的請加QQ441963725。
鄂公網安備 42011102003126號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