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內容
評論
返回頂部
紅巖革命紀念館很有紀念意義,這里是當初抗日戰爭時期,老一輩的革命家生活戰斗的地方。紀念館里面有很多的歷史文物以及重要歷史資料,紀念館交通方便,有公交車直達。
1、景區等級:AAAA級;
2、門票價格:憑有效證件領票參觀;
3、開放時間:09:00-17:00;
4、景區電話:023-63300192;
5、景區地址:重慶市渝中區紅巖村52號;
6、交通指南:乘104、215、216、217、219路公共汽車可達。
紅巖革命紀念館很有紀念意義,這里是當初抗日戰爭時期,老一輩的革命家生活戰斗的地方。紀念館里面有很多的歷史文物以及重要歷史資料,紀念館交通方便,有公交車直達。
在抗日時期,紅巖革命紀念館是中央南方局和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所在地,在1955年在這里籌備建造了紀念館,1958年5月1日開始對外開放。在1959年的時候,董必武題寫了館名,在1961年國務院公布這里成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抗日戰爭時期,有很多老一輩的革命家在這里長起生活戰斗,大家熟悉的就有周恩來、董必武、葉劍英、王若飛、秦邦憲、鄧穎超等。在1945年重慶談判的時候,毛澤東也是駐足紅巖。周恩來、董必武等老一輩革命家也在這里建立了豐功偉績,也培育了紅巖精神。這也使得這篇紅色土地名揚中外,成為了有名的革命圣地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紅巖革命紀念館現在的地址以前是饒國模女士的“大有農場”,因為饒女士的丈夫是姓劉,所以當時也有人稱之為“劉家花園”,主要是種植花果以及蔬菜,面積大約有三百多畝,在1939年初夏簡介,中共南方局和八路軍辦事處為了方便工作,還能躲避日本的轟炸,就遷到了這里。周恩來任書記,董必武、葉劍英、秦邦憲、凱豐、吳克堅等為常委。國共在重慶談判的時候,毛澤東曾在此居住四十天。
紅巖革命紀念館包括紅巖村13 號、曾家巖50 號、桂園、《新華日報》舊址等。抗日戰爭時期,紀念館里面收藏了各種歷史文物以及重要的歷史資料,這里還有《新華日報》、《群眾》周刊等當年的報刊、當年新華日報館、三聯書店等出版發行的進步書籍。
返回頂部
旅泊網 Copyright@ 2016-2017 www.czljspf.cn 網站備案號 : 鄂ICP備17009702號-1
本站刊登的所有新聞和各種專題資料,均來源互聯網收集整理,僅供參考。全國景點門票訂單有問題的請加QQ441963725。
鄂公網安備 42011102003126號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